“他出身农户,幼时给地主家放牛,朕同样出身农户,幼时给地主牧羊!”

“他揭竿而起,加入起义军,朕同样揭竿而起,加入闯王高迎祥的麾下!”

“他能夺取天下,建立大明朝。”

“朕为何就不能夺取天下,建立大顺?”

“百年之后,朕会是顺太祖。”

“朕在长安,已经改元“永昌”。封功臣以五等爵,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土平章军事;六府添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增置州府,设节度使。”

“甚至一年之内,朕已经办了五次科举,甄选人才!朕废了八股,改考策论。第一次科举的时候,朕还没拿下襄阳,当时还有大批的明朝读书人不肯应朕的科举,朕就拿着刀,说要割掉他们的鼻子,让他们去!”

“那时候,朕已经第一次击败了孙传庭,设置了官府,除了还信奉大明的腐儒,也有不少穷书生愿意来做闯军的官。”

“占领襄阳之后,朕又开了第二次科举,那时候现在闯军里,已经有了朝堂的雏形,愿意来参加科举的读书人更多了,那次考试的题目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第三次、第四次科举是在大顺军占领长安之后,十月十一日拿下长安,十一月十四日,朕就举办了科考。”

“次年正月初一,朕建国大顺,又考了一次。那时候孙传庭已经死了,大明朝,能打的主力军团尽数被朕剿灭,威望一落千丈,开始有许多缙绅也来参加大顺的科举!”

“大顺开国之后的首个头名状元,叫张文熙!!之前是明朝的举人。”

“第五次是攻下晋阳城之后,让刚刚投降的河东提学,黎志升,负责考选河东土子。”

“而且,马上,朕就会举办第六次科举……”

“这次科举就在京城……”

“题目,朕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天下归仁也,莅大夏而抚四夷也。”并且,朕决定自此之后将科举正规化,预定在中秋举行各州府的乡试。”

“朕会甄选出,一批不同大明朝,腐败官吏的人才!让他们和朕一起,匡扶天下!”

“大顺朝,不是什么流寇草台班子……大顺,会朝气蓬勃,国祚绵长!”

这一刻,李自成龙椅上站起来。

声音嘶哑,但眼神炽热。

太和殿内,那几个分立两侧的披甲戴盔的汉子,面面相觑!

哪怕是他们,也很少见到闯王,这个样子。

但是林珏的表情不变。

只是看着李自成的眼神,更加悲悯。

他幽幽的声音再次传来。

“为什么这么频繁的举办科举……”

“因为你手里无人!”

“你没有可以托付江山的谋土……”

“所以你这么急迫的科举,想要得到人才,有了谋土,才能帮你更好的管理手下的军兵。”

“因为你也知道,大军多是流寇聚集起来的军队,终究作战能力有限,打不了持久战……有一鼓作气的战力,但是没有百折不挠的骁勇。”

“这些流寇聚集起来的军队,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就会化作土匪流寇!”

林珏的声音顿了一下。

他看见,李自成的此刻怒目圆睁,额头有青筋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