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个人的进入,梁宇这才注意到门内的场景。

红色与黄色交织的火光中,一面高大的影壁立在院子里,挡住了外面的视线,隐约只能看到影壁两边被挂在沿廊上的灯笼,在宅子上空映出灼灼光辉。

进去的人被佣人领着从左边走,绕过了影壁,消失在阴影深浅不明的影壁后面。

卓子凡被这个场景震住,又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有些震撼,最终脑子一抽,懵懵开口:“怎么没听到主支的人啊?”

难道主支有什么特权不成?

陪在他们身边的中年男人闻言愣了一下,苦涩道:“主支本就人丁不旺,他们享受了主支的待遇,在每一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就要承担起护住族人的责任,每一个时代都这么走下来,如今主支就只剩下一脉了,那位如今正坐在宅子的大堂里,等着后辈们拜见。”

梁宇下意识开口:“后辈?”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你们年轻人不懂,在那个生死尚且不知的年代,肩扛一族退路责任的人自然没空谈情说爱,本就人丁不旺的主支,每一代都是很晚很晚,才会为了延续血脉而成家,所以这辈份,也就高上去了。”

他感慨地看着被炮火光辉映亮的大门,叹道:“如今在宅子里坐着的,正是白氏主支第三脉,白家三祖后人,第二十二代小祖爷。而族里和这位小祖爷同辈的,跟他年龄差最小的那一位祖爷,都已经入土几十年了。”

至于其他的主支?血脉都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仅有当年最小的幺房,被族人护了一段时间,才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留存住这点血脉。

在小祖爷还没出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没有了同辈人,等接过了母亲的责任后,他更是只能孤伶伶地坐在高堂上,等着须发皆白的后辈前来拜访。

虽说幺房出高辈,但是也有一句话叫高辈不登门。

在传承未曾断绝,遵循祖宗礼法的宗族里,辈份太高的人上门,会被重规矩且辈份小的族人恭敬接待。

所以为了不让后辈这么兴师动众,如今辈份最高的小祖爷,从小就不能随意去旁人家里,除了上学之外,只能在主支留下来的祖宅里,等着后辈上门拜访。

林清皱眉看着白家村的人一个个拜门而入,忍不住鄙夷道:“都是封建糟粕。”

血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现在谁不是混了给个朝代不同人的血脉?

他甚至觉得这种按辈分来拜访都是无稽之谈,各支各脉的血脉都已经稀薄到可以通婚地步了,还要去给一个辈份高但是血缘不亲的人行礼,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是自己家里没爷爷奶奶还是怎么的?非得去拜一个八百年前是一家的人?

卓子凡立马骂了他一句:“你胡说八道什么!”

现在还在别人的地盘上,就对人家的长辈不尊敬,不怕被直接轰出去?

中年男人也不恼,只平静地看了林清一眼,轻声道:“你们可以不讲究,但是不能诋毁我们族人坚持多年的信念。”

“白氏一族能传承千年,让我们有根可寻,有家可定,这就是对辈份应该存在的最好证明。”

至少孩子问起家里祖上的时候,他们能带着孩子去宗祠看那一本本族谱,把主支和旁支的那些先辈,曾经为了宗族延续而做的努力一一讲给孩子听。

至少他们白氏一族,能一代代,一辈辈地记住那些先辈。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与传承断绝,才是对祖辈最残忍的否决。

“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族谱,如果没有,你们也该记住,你们如今能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离不开那些被你们遗忘在战火年代的先辈们。”

中年男人说完便闭了嘴,静静等待着自己拜访的时间。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爱国的立场上,遵循自己祖辈留下来的规矩,他并不觉得是封建。

有规有矩,才能成方圆,这些年轻人没经历过,或许家里也没人把祖辈的事传下来,自然什么都不明白。

少爷团听完,全都怔愣不已,呆呆看着眼前的场景。

古朴的宅子门前,在一声声登门拜访的高喝声,一阵阵响亮不绝的鞭炮声中。

他们仿佛看到了上千年前,这个家族香火鼎盛,门前访客络绎不绝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