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山笑道:“不累,累时我就坐地头歇一会儿,也不怎么饿,就是有点热,我去喝点水。”
不多时,晚饭上了桌,叶青云把香浓的枸杞鸡汤往对面推了推:“大哥,你今天干了一天活,多吃点。”
萧鸿的筷子刚准备伸出,“……”
“黄瓜都已经下来了啊?”叶青山惊喜道,他伸筷子夹了块鸡肉和山药,“行了,别往这边推,你们吃吧,可能天变热了,我今天就想吃点凉的东西。”
然后认准了那盘拌黄瓜,就着馒头吃得挺香。
哎,大哥可能是白天干活热着了。
叶青云把鸡腿掰下来一只,递给祖母:“阿嬷,您吃。”
叶老太太两手把自己碗拢着,“鸡腿上有筋,塞牙,阿嬷牙本来就不多了,等下吃些别的肉,云哥儿乖,还是你和阿替吃吧。”
叶青云无奈,把鸡腿放回自己碗里,给阿嬷夹了一大块鸡胸肉,然后把另一只鸡腿掰下来递给萧鸿,“算了,咱俩吃。”
等了半天的萧鸿:“……”
终于轮到我了,谢谢啊。
他悄悄翻了翻白眼,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
心里哼唧了半天,不过嘴巴还是老老实实把鸡腿啃完了。
真香。
第26章 永溪镇
◎算是面皮吧,也叫凉皮◎
春末的夜晚,虫鸣啾啾,叶青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第一次有些失眠。
阿替的胆子是越来越肥了,惹了事儿不但毫无愧意,竟然还当街搂抱他,是不是等两天还要强吻他啊?蹬鼻子上脸,这臭小子!
还有生意,令人发愁,虽说还是能赚钱,但跟风的人愈多,收入必然会一天天减少,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天气渐热,人们的食欲也在逐渐下降,就像大哥,干了一天活,今晚却吃得不太多,有什么食物比较适合天热时吃呢?
晚饭时大哥吃了不少的黄瓜,但黄瓜又不能当主食,不顶饱。
对了!怎么忘了凉皮,加了很多黄瓜丝的凉皮!
这算是夏天最受欢迎的平民小吃之一。
叶青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其实秦时便出现了凉皮,距离现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但这小镇上他没发现有卖的,或许可以试试看,反正材料便宜。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行自制凉皮,他当时看了视频,也跟着试了试,因为工具不合适做出来的有点厚,但味道竟然比在外面买的还好一点。
除了材料新鲜,主要是他调的辣油好吃,高中时奶奶年纪就很大了,身体也不好,起不了那么早给他做饭,叶青云就经常熬一碗辣油放在那儿,每天煮面条时加一点再加点酱油拌着吃,省时间。
久而久之,他调的辣油味道越来越好。
唯一麻烦的是工具,就是蒸凉皮用的凉皮锣,现代有不锈钢的,轻便又好用,但这时候可没有。
只有铁器和铜器两种勉强可选,铁器也是那种沉重笨拙的黑铁,成品坚硬,白铁皮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也没有,看来还是铜器适合点。
尽管比铁贵一些,但铜质地更软,熔点也低,更容易打造出这种轻薄的器物,像精巧的铜手炉,帷帐挂钩,铃铛之类的都随处可见。
盘算好之后,叶青云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饭点过后,瞅着人少时,他让萧鸿一个人看着摊子,而他边打听边摸去了街尾的铜匠铺。
老铜匠一听他的描述,很快便明白了,“我晓得了,小哥你要的这个圆盘不费铜,说难也不难,但要轻薄,内面要平滑,还要带两个把手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