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望着卫王的背影,秦周蔫了下去,看来今日只能领到一万石米了。

...

皇宫,大朝会。

龙椅之上,萧楚身着明黄色衮服,天子金冠下的那张面孔冷峻至极,深邃的眸子让人看不出一丝情绪。

户部尚书全铭高声奏报着:“...自赈灾以来,永丰粮仓一共调出三百万石粮米,至今日为止,永丰粮仓再无额外余粮。若继续开仓放粮,只怕粮仓的存量...不够供应京城了。”

殿上群臣纷纷露出一丝慌乱,户部尚书的意思是再接着放粮,就是占用京城皇族、大臣们的口粮了。

右丞相卢至诚开口道:“陛下,除了粮米不够以外,京城天气愈发寒冷,已有个别灾民冻死的情况发生,若再晚些时候,冻死的人只怕更多。”

萧楚冷眸一翻,“其他几省驰援西南三省的粮米全部到位了吗?”

户部尚书全铭:“回陛下,粮米全部到位,三省官府正依照陛下圣旨,有条不紊的放粮赈灾。”

文修接口道:“陛下,既然三省粮米已然补充充足,不如派遣钦差前往西南三省,一方面统率三省赈灾,另一方面护送这些灾民返回家乡。西南气候温暖,灾民定能安然渡冬。”

萧楚点头:“文相所言与朕不谋而合,众位卿家,谁愿意担任这个钦差?”

殿下群臣全都不约而同的深埋下头,从京城到西南三省,路途遥远,这帮灾民又冷又饿,难免会起民变,就算安然到了西南三省,光是安置灾民,筹粮赈灾,更是大难题。要知道三省的旱灾还在延续,现在还没有下一滴雨。

萧楚望着下面一致的沉默,暗中摇了摇头,有担当的臣子太少了,他正要亲口指派。

忽然,殿内传出一声温润的声音,“臣弟愿承此责,做这个钦差,为皇兄分忧,为国家解难。”

萧楚望着从朝臣中出列的卫王身影,瞳孔微缩。

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都惊讶的看着大病初愈的瘦弱卫王,这个病秧子王爷是怎么想的?竟然要接这个烂摊子!

文修偷眼看着皇上的神情,心中揣度着,陛下会把这差事给卫王吗?

过了半晌,萧楚威严的声音响起,“传旨,任命卫王为钦差,护送灾民返回西南三省,并全权统领西南三省筹粮赈灾之事。此次赈灾,事关重大,若有半点差池,纵是皇亲,也难逃国法。”

萧梁面色肃然,跪倒在地,“臣弟领旨。”

第197章 搬空

黄昏时分,京郊粥棚。

一万石粟米熬出的粥,被秦周稀释好几倍,才勉强分给了灾民。

望着不愿离去的灾民,一双双可怜兮兮、写满饥饿的眼睛,秦周无力的攥了攥拳,他下决心今晚上必须跟阿楚求求情,看看能不能再放点粮出来给灾民。

柳非、杨晓等人从其它粥棚赶过来核账,未等几个人核完账,秦周吃惊的发现之前在粥棚前聚集的灾民竟然朝一个方向散去了。

他正迷惑间,前方来了一队人,为首之人正是卫王萧梁,他面色肃然地跟身侧的几个官员在吩咐着什么?

秦周好奇之下,走近唤道:“殿下,您怎么来这里了?灾民的粮米有着落了吗?”

萧梁转过身看到秦周,眼底微动,“小周,京城不必筹集粮米了。”

“啊!为什么?”

萧梁轻叹了声,“皇上下了旨意,令我为钦差,护送几万灾民返回西南三省,并全权办理赈灾之事。我接了旨意,紧急赶来京郊传令灾民,准备明日启程。”

秦周又惊又疑,“回西南?这么多人,路途又遥远,朝廷路上给发食物吗?”

萧梁沉声道:“皇兄的旨意是让沿途州府支援,我也捐出大部分大半家产,为灾民购置干粮了,路上灾民再自寻些食物,我想,总能有一部分人成功回到家乡的.....”

秦周脱口而出道:“那就是说仍然会有很多人饿死在路上喽?”

萧梁沉默未语,算是默认了秦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