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元彻连忙拿过信卷,拆开。

耶律录在信中禀报, 自己这一个月来跟着以魏王为首的五位藩王四处巡查,不出所料, 魏王带他见的民间一片繁华, 根本没有旱灾和饥荒,家家户户米缸充盈, 田亩丰收,但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百姓”各个身强体壮,行动如风, 分明是官兵扮作,所谓的“丰收”扒开, 稻子根本不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而是从上方插进去的。

魏王把耶律录当傻子耍,耶律录当然就演给他看, 一路点头, 两方皆揣着明白装糊涂。

起初, 魏王也迟疑过,觉得得过且过,没必要像齐王那样做得太绝,只要“皇帝”肯罢休,他就把这尊活佛打哪儿来送哪儿去,可渐渐地,他发现耶律录不仅不傻,心里还明白得紧,好几次想要绕开他自己悄悄出去巡查这当然也是耶律录演的,毕竟这个魏王太稳重了,不刺激一下他怎么让他加紧脚步呢于是灵机一动,决定以退为进。

魏王先是给他上演了一番自导自演,叫了一个人来“状告”自己的过失,指责自己顾此失彼,根本没发现真正的灾情没错,只是没发现灾情,并不是草芥人命魏王听闻,亲自扶起这位“百姓”,泪水聚下,带着其他藩王跪在耶律录面前说自己德不配位,主动要求在三日后前往南山祭台告知列祖列宗,在“皇帝”的亲眼见证下,卸下王爵。

元彻合上信卷,冷笑一声。

魏王狗急跳墙了。

兀颜终于爬了起来,不用想也知发生了何事,自告奋勇道,“属下愿为陛下打头阵。”

元彻没理他这句话:“去叫吴小顺来。”

吴小顺上前刚准备行礼,元彻就打断道:“免礼,朕问你,你们这里的南山祭台在何处?地形怎样?

“南山祭台离此地莫约五十里,四面环山,内里树木葱郁,除了一条开凿的路进山出山,其余山坡异常陡峭,如果对地形不熟许,很难通行,祭台处于大山腹部中央,一旁还有一座观音庙。”

元彻挑出几个关键词:“树木葱郁?只有一条道?”

“对。”吴小顺进一步解释道,“那地方其实荒废很久了,就算要祭祀祈祷,正常来讲也不会去到这么远,据说里面毒虫异草遍地,乡亲们避之不及,草民从小就被爹娘教育不许靠近。”

元彻沉思着点点头,当天夜里便召集了所有鬼戎亲卫军,两个时辰后,兀颜带着一道密令,趁黑从他们所在的山洞悄声掠出。

亲卫军们也重新散开,各司其位,忙活了大半夜,元彻终于得空,向一位老妇人借来针线,点上烛灯,摸出坏掉的臂缚,亲自缝补起来。

许是这种暖灯下穿针挑线的场景太过安宁,削去了他往日的锋芒,再被身上的少年气一衬,跟情郎似的,老妇人从起初地好奇,到慢慢走上前来,站来元彻身边:“你这一针错了,退出去,从后面绕。”

元彻一愣,他一个皇帝,对针线活当然是没有研究,只是觉得是沈之屿送的不想假借他人之手,

老妇人也回过神来,想起自己纠正的是当今陛下,吓得顿时僵在原地。

“无需拘礼。”元彻也正在为这些线发愁,出声宽慰道,“你详细说说该怎么走。”

老妇人道是,颤颤巍巍地伸出手,从元彻手中接过臂缚,给他示范了一部分,其实针线活儿也在于一个巧字,元彻常年舞刀弄剑,对力度把控十分精准,一学便会,后面除了一些拐弯处再次虚心请教了一下老妇人,其余都特别轻松。

缝好后,元彻重新绑回手臂上,顺手抚过一旁已经几乎看不出的刀痕,目光中温柔的毫不遮掩。

老妇人也最终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下放下了敬畏,甚至还开口笑道:“陛下,瞧您这样子……心上人送的?”

“没错。”元彻回道,“心尖儿上的人。”

“哎哟,”老妇人来了兴致,往里面挪了挪,“咱们有新的皇后娘娘了?”

“……”

元彻想了想,不知想到了什么,连忙甩开脑袋里稀奇古怪的画面:“不是。”

他可没这胆子。

老妇人啊了一声,有些失落:“那是妃子啊?”

臭男人,怎么可以不喜欢正妻呢?

元彻战术后仰,咂巴了一下:“也不是。”

老妇人啊得更大声了:“难道是宫女?你连名分都不给别人?”

看走眼了,还以为是个好人来着!

山洞内一览无余,没有墙壁隔开,这句话引来无数目光,又碍于对面是皇帝,大家又强行扭回头,换做用耳朵去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