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有武校、中学开路,后面这些学校虽然没有荆行参与,但一所所跟着学,也像模像样起来。

也是在这一年,荣福县不在是一个小小县城,上面从新把这个省划分了一下,当初小小县城,如今地区扩大几倍,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个省的省城。

而县长这么多年认真治理县城上面清楚,任命县长胜任省长职位,上面的意思也十分清楚,就是让他治理好这个省。

对之前荣福县的百姓们来说,县城变省城是件荣耀的大事件,写进族谱,后续可以跟子子孙孙吹捧无数载。

但对之前的省会来说就没有那么好了,他们可是省城,现在直接变成县城,他们心里都不怎么高兴。

尤其这个新上任的省长他们可是听说了,他之前只是个小县长而已,能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县城吗?

这些的百姓身上和心里多少都带着点自己是省城人,要比那些县城人高级的优越感来,只是现在的百姓们并不明白这是什么心里,只是觉得省城变成县城让他们脸上没有面子,甚至之前在外来人面前那种底气都丢了。

但这个决定是上面人做的,他们根本无法改变。

百姓们虽不情不愿,但也盼着新官上任这火不要烧的太大。

人群中也有另外一番声音€€€€皇帝以“荣福县”的“荣”来命名新省的名字,让荣福县成为荣省的省会中心,这就是皇帝希望荣省将来像当初的荣福县般突出耀眼。

这番话顿时就让本就盼望着美好日子的百姓们顺从听话起来,潜意识之间就把这些话传了出去,无论是饭馆茶楼,还是街头乞丐家里小儿都知道此事。

他们的心里怎么不期盼,活着谁都想过好日子。

这个新省长之前能把荣福县管理的那般好,现在也能把荣县给管理好。

县长这边第一时间就收到上面的圣旨,他之前就有去过省城,虽然是短短几日,但也能从百姓话语和行动中窥见一二地方的荣誉感和偏见。

他也不是没有接触过棘手百姓,预料到旧省城百姓的反应,所以让身边的军师去那边,也正是他反应之迅速,才没有让有心之人得逞。

新省长看着手里地图,从荣省整块地方到荣福省新的区域,随即目光落到其他几个小县城。

荣福省城已经发展的够好了,虽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但也要带着其他“兄弟姐妹”一同进步。

新省长也不用搬地方,呆惯了,所以当初的荣福县府没几天就变成了荣福省府,地方都没有挪动半分。

百姓们高兴几天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唯一忙起来的就是省长本人,处理完上一个省长给他遗留的问题,就朝各个县长书信一封,上面都有着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县长汇报一下子自己县城目前的状况。再收到信后,省长思索几日。

主要是与荣福省城相邻的四个县城都有工厂和学堂建立起来了,但是对整个荣省来说,还有好几个小县城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一些地形原因,那边的山多河流多,路的没几条,更别说发展了。

省长经过这几天深思熟虑之后,看着自己想出来解决那些县城困难问题的措施都需要大量钱财人才支撑。

省长叹一口气,原本打算慢慢向上面申报,修路建学堂这样的事情慢慢来,第二天看到荆行这边贴出来的招商活动。

蹴鞠打篮球羽毛球比赛招商业赞助。

荆行这个做法也瞬间点醒了省长,他之前就用过这个法子来把荣福省城几条路都修好了,这次也可以这么办。

就这样,省长召集荆行几个大商户来合作。

有了钱,有了人,剩下就是让百姓们跟着动起来。

而那一方百姓听到县长不仅要给他们县城修路,而且只要一起跟着修就有工钱拿!

这大好事啊!

不用官府招人就已经有百姓踊跃报名参加修路大业了。

百姓们相信省长,荣福县商人们跟随荆行,一个省大部分的心都是齐的,自然干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建大桥,修水坝,开码头。

大国第一座大桥出现。

大国最牢固的大坝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