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皇帝和岑松清没有皇宫那些规矩,对大家一起坐在一桌吃饭还很新奇,尤其桌上还有季福瑞这个小家伙在,吃什么都嘛嘛香。

皇帝和岑松清是知道这边种植有用“大棚”种植的,此时吃到这种不是此季节的蔬菜瓜果,再次感觉这般技术要大范围推广,奈何会这般技术的人少之又少,他还是得派些人到这边来学习。

其实荆行这边他们也没有想把那些利国利民的技术藏着掖着,之前他们就让县长与周围县城的县长说过叫他们派聪明一些的年轻人来学习,那些年轻人知道这次来学习机会难得,而且都是利于自己县城的好东西,一个个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为了家乡的百姓们,一个个努力刻苦,遇到不会也不会憋着,机会只要这么一次,要是不问清楚,等他们回去,他们又该如何教乡亲父老,如今这些年轻人也是在这边学到了很多,都是利于百姓种植的。

岑松清对季福瑞这个小家伙很是喜欢,对小家伙热情招呼他们多吃饭菜,他也应着,小家伙还是个颜控,自己觉得好看的人就会热情一些,岑松清会回他的话,他感觉到这个叔叔好接近,跟岑松清的话也多了起来。

午饭吃完,小家伙吃的多,小肚子就涨了,他熟练的爬到荆行的怀里,拉着荆行的手往自己的小肚子上一放,“爹爹,揉一揉肚肚。”

荆行一边给他揉着一边回答皇帝的问题,小家伙在荆行怀里动来动去,终于找到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小家伙懒洋洋的躺着,后面更是一点都没有打扰大人们说话。

原本荆行和季福下午的时候打算去玻璃厂的,现在荆行陪皇帝岑松清,季福便想着自己去玻璃厂区看看,还想着把家里小家伙也带过去,让荆行和两个老板好好说事情。

荆行没有让,“明日早上再去也不迟,下午太阳也晒,天气又热,怕你中暑。”

季福被荆行说服,带着小家伙上楼去睡中午觉。

小家伙为了长的跟荆行一般高大强壮,每天早上一杯牛奶,跟着荆行锻炼,吃饭也不挑食,可以说是最好养的宝宝了,伏家两个尤其小肉包可要难搞很多,小丫头挑食的很。

皇帝和岑松清都看到小家伙被教养的很好,小家伙去睡觉之前,皇帝把大拇指上带的扳指送给了小朋友,之前他就看到小家伙对他手上这个扳指很感兴趣,一双大眼睛经常盯着他的扳指看,索性给他便是。

岑松清看出这孩子的聪明,还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心里就忍不住升起惜才之心,想要季福瑞拜他为师,但想到荆行他们不可能去京城,小家伙目前更是不会离开荆行和季福,便忍了下来,送了小家伙一块玉佩,像是早就准备的好的见面礼,上好的暖玉。

像岑松清这般想的不仅他一个,之前郑文星来的时候也是见过这个小家伙的,虽然那个时候小家伙还很小,也看不出聪明愚笨来,但只要是想到荆行这般厉害的人物,他夫郎也不是平庸之辈,他们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也是想到小家伙还这般的小,荆行和季福也没有到京城发展,便也只好作罢。

只是希望小家伙快快长大,日后参加科考,他到时候写信来让荆行把孩子送到他这边来,他多帮荆行教教这个孩子。

季福瑞奶呼呼靠着自己阿姆睡的香喷喷的,自然不知道自己小小年纪就被两个厉害的叔叔伯伯惦记上了,将来被爹爹送往京城的时候,直接有两位大阁老教他。

下午的时候,天上的太阳还是很大,好在三人是坐马车去,马车宽敞,车上还有摇扇,到也凉快,来到中学,学子们离放假还有一个月,也正是因为还有一个月学子们就要面对学校的期末考,对他们来说,每次期末考前都是紧张的复习,因为每次期末考都感觉要比科考还要严峻。

在新生年段尤其明显,这也是他们来到中学后第一个期末考,他们可是跟师兄师姐他们打听清楚了的,无论什么时候的期末考都关系着奖学金,他们必须取得不错的成绩才可以得到那丰厚的奖学金,而且他们距离科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皇帝和岑松清来学校的时候就是看到学子们各个专心致志学习的情景,他们也没有出声打扰,皇帝事物繁忙,岑大人可是去过几次京城那些高等学府,现在看到学子们一个个精神百倍听着先生讲课,没有学子因为盛暑犯困,也没有因为读书枯燥无味便想溜出去玩,教室里面座位上都是聚精会神听讲的学子,若是有人困了,还会捧着书主动站起来继续听讲。

从他们桌上的书翻读情况可以看出,这些书本他们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从先生话语中,皇帝和岑松清都知道那书怕是已经被学子们预习完了,这般在老师教导之前就看过一边书,遇到什么不会的也清楚,此时先生上课讲解这些问题,事半功倍,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

然而,皇帝和岑大人还是没有想到,学子们这竟然是在上关于院考的书籍知识,这批学子才进学校没多久吧。

这等学习效率也太高了。

第167章

皇帝和岑松清在荣福县的这些日子里, 荆行就给两人送去做出来的几双鞋子。

荆行送给两人,这鞋子自然是做的精细漂亮,但研究室那群汉子都是大老粗,荆行也是上次试鞋子的时候看出来的, 便调了几个心思细腻聪明的哥夫妇人去那边, 有卢大力看着。

皇帝和岑松清自从来到荣福县, 遇到什么新奇的都会尝试一下,现在荆行送来这些鞋子看起来就很不错, 两人穿上试着了几步,面上的神色都有了一丝变化, 这般的鞋子贴脚又舒服, 走起来不费劲,穿法也简单, 鞋子上的鞋带打了绳节就能束缚在脚上。两人下午出去的时候就没有换鞋,一个下午就能感受到这鞋子的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鞋子的质量有没有那么的好, 皇帝和岑松清觉得要是鞋子质量不好, 没过多久就坏了,荆行怕是也不会送到他们这边来,荆行向来就是谨慎的性子, 不可能会出现那般事情。

这般想着, 与皇帝一同在木桶里面泡脚的岑松清岑大人用脚踩在皇帝脚背上, 水中白皙的脚都被水烫的发红,“这鞋子采购一批,将士和官员都可以有一份。”

当初军训和大国报这个事情就足以让皇帝看到荆行所说的“爱国情”, 在他还没有继位之前,就听见过去打仗的将士逃跑的, 这般的事情之前还不少,甚至还有直接投降的,这般的情况之前皇帝们听闻都是十分生气,但对那些逃跑投降的将士们来说,他们本就在家里呆的好好的,被强制招去,而且他们都不会打仗就叫他们拿着刀剑上战场,这不是让他们白白去送命吗?而且这个国家谁在他们不能生活,他们为什么要给不认识还要时刻剥削他们的那人付出生命去保卫这个对他们一点都不好的国家?

皇帝点头,“这些是自然的,国家有粮有钱,那些贫困县城也有那些大县城帮助渐渐好起来,百姓好国家才会好。”

岑松清清冷的脸上露出笑容来,他直直看着皇帝,无论是青年时候,还是如今,他都十分高兴自己当初选择了他,跟随了他。

翌日,皇帝和岑松清就去了县衙,主要是想了解荣福县与周围县城之间的帮扶做的怎么样了。

县长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亲自来荣福县,脸上都是汗,整个人都紧张的不行,接待皇帝和岑松清一盏茶的时间,他不害怕但却十分紧张,皇帝没有随意杀人的爱好,更没有敏感点,县长自己这么多年都是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关乎百姓的事,皇帝问什么,他站在下首恭恭敬敬地回答皇帝问话的时候,但等他缓过来的时候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皇帝和岑松清从县长这边知道周围几个县城的变化,他们之前来的时候就没有去过那几个县城看,但从今年这几个县城交上来的税来看,是有些变化的。

皇帝和岑松清也没有在荣福县多呆,主要是京城那边官员们催促的紧,县长也没能在皇帝和岑大人暗暗展现能力,只能巴巴送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