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小半个时辰之后,对方拦住了他不让再继续:“够了。”
“陛下身子弱,体验一番便可。”
楚深和:“……”
虽然……完全是事实。
晏之遥额间沁着层薄汗却丝毫不显凌乱。
但他已经双腿发软、直腰困难、手上被磨痛得厉害,气喘吁吁了。
“我再去帮那位伯伯把最后一点种子洒完,你在一边和伯伯聊聊天?”
“农桑乃立国之本,陛下还是要多多了解才是。”
楚深和听话地跑去和已经耕了一天地仍颇为精神抖擞的农民伯伯聊天。
那农民笑呵呵地问他:“小公子才干了这么一会儿就不行了?”
楚深和有些不好意思。
这位农民已经两鬓斑白,看着年纪颇大,做活都这么能干。
他正值年少力壮之时,却……
“小公子你可别想岔了,我没有说你没用的意思啊。”
“只是这田间粗活就是该我们这样的粗人干。”
“小公子一看就是读书人,是不是学问很好?”
楚深和有些讶异,并不谦虚地笑眯眯着点了点头。
那农民就来了兴致:“读书好啊!读好书、学好学问,去考科举,当大官。”
“懂得多了,不仅读书好,干活也能比我厉害。”
?
楚深和有些不理解对方这句话。
那农民兴致勃勃地将自己手上的耕种工具举起来给他看:“看到没!这是我认识的另一个读书顶顶好的小公子给我改进的。”
“曲辕?”楚深和并非高坐垂堂不知民生之人。
“寻常的辕都是直或长的,大伯你这辕怎么是曲的?”
农民哈哈大笑起来,从他爽朗的笑声里明显可以听出快慰与欣喜:“这就是诀窍了!”
“我们这种了一辈子的地,也从来没想到过,仅仅是将直辕改成曲辕,这耕种的速度就能快上起码三倍!”
“这就是另一位读书顶顶厉害的小公子给我改的。”
“那小公子刚开始天天跑过来看我种地,还要亲自帮我种,我嫌他笨手笨脚的。”
“结果,人家干活是笨手笨脚,可就笨手笨脚了半个月,耕种的速度都能赶上我了!
他说什么总结经验,想到了把直辕改成曲辕,这曲辕犁真是太好用了!”
“我问他怎么想到的,那小公子说,就是因为看的书多了,会思考,想要弄明白事情就会想要研究。”
“这多厉害啊!所以,小公子你也别气馁,你多读读书,一定能和那个小公子一样厉害!”
楚深和没有半点不高兴农民将他和那什么“小公子”做对比,并且觉得另一个“小公子”更厉害。
他也是读书人,而且他见识过最多最厉害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