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立即满足地弯起眉眼:“多谢施主。”说着,他就将桌上楚承刚刚写好的经文珍重地拿起,交给身边的比丘放好,然后对楚承和秦凛道:“已是晌午,两位殿下肚中应已饥饿,便随老衲去斋堂用餐吧。”

“恭敬不如从命。”楚承从善如流,又朝秦凛伸出手:“殿下,走吧?”

秦凛盯着他的手看了几秒,才默默牵住:“嗯。”

出了佛堂,秦凛自动自觉地走到楚承前面,替他挡住北方凛冽的春风。也是亏了他,楚承才能维持住风姿,优雅地与一旁的空性谈论佛学。

大概是那三篇经文收获了空性的好感,对方对楚承的态度很友好,但很明显对秦凛是敬而远之的。

楚承与空□□流中发现,这个世界的佛学停滞在小乘佛法上。

简单来说,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即度己;而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即度人。

大齐如今的佛道,自然是以小乘佛法为主,许多与大乘佛法有关的经文都是没有的。这使得齐国佛门都专注于度己,至于寺外的众生苦难,在他们眼中便如过眼云烟,无足轻重。

这位空性大师倒是很有佛性,虽然一生钻研的都是小乘佛法,但正因佛法高深,他自己在坐禅参悟之时也对此产生些许迷茫,只是囿于环境,不得甚解。

楚承经过一口漂着钱叶的水缸,忽然目光一动。

所谓盛世佛,乱世道。

当今皇帝秦观海初初登基时还算勤勉,齐国勉强也迎来盛世,于是佛教大盛;而当秦观海过了当打之年,对长生的渴望也令他开始笃信佛道。

佛修来生,道重今世。

但秦观海却兼而修之。

€€€€毕竟,万一他这辈子没修得长生,那下辈子也能有个指望不是?

这大报恩寺在秦观海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无限拔高。

即便原身对佛道不算了解,也常常听说皇帝经常邀请这空性大师入宫讨论佛法禅理。大报恩寺若举办法会,皇帝亦必会参加。

大概是小乘佛法的理念很合他的口味?

总而言之,这位空性大师在皇帝、百官和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或许自己可以通过影响他来影响齐国上下?

“空性大师。”楚承脚步顿住,忽然说:“有一言,本宫不知该不该说。”

空性微微一笑:“施主但说无妨。”

四下别无他人,楚承淡然道:“您可知自己时日无多?”

空性一愣。

秦凛也愕然望过来。

他下意识觉得,楚承在说笑。但又想起对方自称神仙,不由动摇起来。

而空性则是蹙起眉,不悦中含着疑惑。

他与楚承方才相谈正欢,对方这番言论应该并非咒他吧?但既然不是,又是什么意思?

楚承也不在意他的不解,指尖轻点钱叶,微微一笑:“佛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和求不得。那么空性大师难道不知,生死寿数皆由天定吗?”

随着他话音落下,钱叶下一点花梗刺破水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成花苞,然后“啪”的一下,如好梦初醒的少女,舒展粉白的花瓣,姿态万端。

空性看呆了。

秦凛呼吸一滞。

楚承伸手将荷花摘下,递给秦凛,莞尔:“殿下,送你。”

秦凛深深看着他,随即接过,开口:“谢谢。”

沁水而出的荷花入手微凉,花心金黄的花蕊递来淡淡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