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去哪儿溜达,自然是去做正事儿去了。你老人家在家好好歇着就是了,没事少管闲事。”
在厨房忙碌的沈老太听到沈银川如此跟他爹这么说话,心中也不禁有些不悦。从厨房探出头呵斥沈银川道:“你怎么跟你爹说话呢?”
“用嘴说话!我的事,你们少问少管!”说着,沈银川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间狠狠地摔上了门。
沈老太被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气了个仰倒,但想到一切小儿子一切反常都因沈熙川引起,沈老太忍不住坐在门槛上咒骂起了沈熙川。
堂屋门口的沈老爹听到自家婆娘的咒骂声,本想呵斥两句,然而却不想被旱烟呛了嗓子。一阵剧烈的咳嗽后,整个人身体一软倒在了门口。
听到动静的沈老太顿时被沈老爹吓了一跳,惊叫了一声便从厨房跑出来将人从地上扶了起来,而后大叫着沈银川出来帮忙。
沈银川自灵恩寺走回来,属实有些累了,刚要躺下来休息就听到了老娘的叫声。
沈银川表情不耐的从房间走出来,在看到地上躺着的老爹不省人事,一时间也有些慌了,忙奔出门去请村儿里的赤脚大夫。
然而,不凑巧的是赤脚大夫正好出门不在家,焦急万分的沈银川当即借了隔壁邻居的驴车拉着沈老爹一路往镇上跑去。
等到沈银川和沈老太将昏迷不醒的沈老爹着急忙慌的送到镇上的医馆,还没等两人缓口气,就听门口摆摊的小贩们议论着沈记酒楼今日的热闹。
蹲在墙根儿擦汗的沈银川听着几人的议论,心中不禁有些好奇。忙凑上前,问道:“诶,沈记酒楼怎么了?”
一旁卖胭脂水粉的小贩,上下打量了一眼沈银川,见他衣着寒酸,应当是从乡下来的,语气很是轻蔑的说道:“沈记酒楼今儿可真是露了大脸儿了,上京里来传旨的大官儿都被请去沈记坐席。这若是招待的好了,保不齐名声就要传到上京去了。”
闻言,沈银川只觉得喉间一哽。蜷在袖子里的手,又不由自主的摸到了那瓶甜白瓷瓶。
抬头看了眼慢慢暗下来的天空,沈银川正要转身返回药堂,只见不远处大哥沈临川一脸焦急的朝这边找了过来。
见到沈银川站在门口,沈临川忙奔了过来,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臂,问道:“老三,咱爹,咱爹咋样儿了?”
“送来的及时,咱爹没啥大碍。正在里面施针,等下醒了就可以回家了。”
听沈银川这么说,沈临川顿时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得亏你今日在家里,要不然爹就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都不知道。看你这也是一头汗的,先坐门口休息一会儿,我进去先看看咱爹咋样了。”
说完,沈临川抬脚走进了药堂,沈银川看了眼他的背影,随即将目光望向了沈记酒楼所在的方向。
第76章 被抓现行
因为唐河县并没有宵禁, 酉时末的时候沈记酒楼里依旧高朋满座。
店里生意红火座无虚席,酒楼里的小二也都跟着忙碌。所以,在沈银川自墙头翻进来的时候, 酒楼内并没有什么人发觉。
贴着墙根儿溜到后厨门口, 沈银川趴着窗户看着里面叮叮当当的锅勺碰撞声,发现并没有能溜进厨房的机会,背过身贴着墙壁在阴暗处坐了下来。
然而, 当沈银川的目光瞄到半开着门的仓房,见里面满满都是布袋, 晓得那里应该是装米面的仓房,心中不觉一动。
顺着墙根的阴影,沈银川来到仓房门口。见里面摆放着的都是一袋袋的大米和白面,手指摩挲着袖子里的瓷瓶, 不由得有些心脏加速。
回头见周围并无什么人, 沈银川屏着呼吸摸进了仓房。哆哆嗦嗦的将瓷瓶从袖中拿出来, 拔出瓷瓶上的瓶塞,将里面的灰白色的药粉尽数倒入了一袋开了口的面粉内。
怕药粉撒的不够均匀,沈银川提着布袋来回摇晃了几下,觉得差不多了,这才猫着腰钻出了仓房。
因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沈银川颤抖着坐在阴暗处的墙根处只觉得心砰砰跳,似乎要从嘴巴里蹦出来一般。但只要想到沈熙川酒楼的饭菜吃出问题而赔的倾家荡产, 甚至最后沦为乞丐。沈银川便觉得一阵痛快,靠在墙上咧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
因着生意火爆, 张峰被前桌的客人催的无法, 只能去后厨让他们加紧上菜。然而, 当张峰路过半开着门的仓房时, 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沈熙川曾经定下过规矩,凡是后厨和仓房,没有人在的时候必定要落锁,以防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所以,此时的张峰看着半开着门的仓房,心中暗骂定是哪个不长记性的猴崽子把这规矩当做了耳旁风。等到晚上放工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些人不行。
张峰心里这般想着,急匆匆的走到仓房门口打算去锁门。然而,当张峰刚刚走到仓房门口后,在看到仓房地面上掉落的几块儿指甲大小的泥疙瘩,心中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他们酒楼招聘跑堂小二和大师傅,要求的第一条便是干净与否。他们虽不至于每日检查个人卫生,可是从没见过任何一个人会脚上带着泥巴来上工的,更不要说还进到了仓房。
虽然心知有异常,但张峰也并没有声张。轻手轻脚的在仓房内看了一圈儿,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人后便从仓房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