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前那场盛大的葬礼对舞阳并没有什么影响,热闹过后,人群来往如昔。
沈熙川来到一家买馒头的铺子,花了两文钱向老板买了一个馒头,在老板鄙夷的目光中,沈熙川开口问道:“老板,夏府该怎么走?”
“夏府?”那老板瞬间收起鄙夷的目光,再次打量了一下沈熙川,开口问道:“一直往前走,门口挂着白绫的那家便是。不过,今儿夏家少爷刚刚出殡,人家家里这会儿可正忙得很呢。”
沈熙川心里正吐槽到底是省城物价高,一个馒头竟然要卖两文钱!不过,现在不是心疼钱的时候,听到老板答话,佯装变了脸色。“夏家少爷出殡?!什么时候没的?”
那老板见沈熙川红着眼圈儿,一脸的情真意切,咂摸了下嘴巴,解释道:“先前夏家老太太过世,让夏家大少爷回来奔丧。路上好像是出了什么意外吧,夏家大少爷就这样没了。但夏老太太还没送出门儿,夏家大少爷这个小辈儿自然就先停灵在家了。”
老板卖弄完自己听到的八卦,突然回过味儿来。“诶,小哥儿打听夏府做什么?跟他们家有亲?”
“嗯,我老娘以前在夏家大少爷院子里当差,后来年纪大了就出府回家养老了。好歹服侍过大少爷一场,我这次进城老娘就让我打听打听大少爷的近况。没想到……”
沈熙川说到这里,用大手抹了一把脸,一副悲痛万分的模样。
老板看沈熙川一脸敦厚,又只舍得买一个馒头,也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将手里的布巾搭在肩上,摇头叹息一声。“说起来这夏大少爷真是倒霉,虽是含着金汤匙偏偏没命享受。因为没有成亲没有血脉,连祖坟都进不去。百年之后,怕是连个烧纸钱都没有。”
沈熙川本身对进不进祖坟并无多大感觉,但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最是注重这些。若是夏唯谨知道,‘自己’竟然连进祖坟的资格都没有怕是不知道怎么伤心呢。
“怎么说也是夏家的大少爷,怎么连祖坟都进不去?怕不是有人在里面搞鬼吧?”
闻言,那老板瞪了沈熙川一眼,眼中满是愠怒。但是想到对方不过是从乡下来的泥腿子,便也没说什么。只是再跟沈熙川解释的时候,语气就生硬了很多。
“搞什么鬼?!夏家请玄真道长帮那大少爷选墓地的时候,问了大少爷的生辰八字,算出他生辰跟夏家祖宗有冲,所以只能另选他地。玄真道长亲口断言的,哪里可能做得了假?!”
沈熙川见老板十分推崇那个玄真道长,也不好意思反驳那些都是封建迷信。只是奇怪夏府这些事,为什么他一个馒头铺的老板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许是看出沈熙川眼里的质疑,那馒头铺老板梗着脖子,说道:“你别不信,当初夏府的管事送玄真道长出门的时候,我可是亲耳听到的。”
看这老板言之凿凿,沈熙川内心也信了大半。况且‘夏唯谨’的坟茔立在何处,只消一打探就知道,这方面馒头铺老板也没必要说假话。
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沈熙川也不再挡在人家摊位前。跟老板道了声谢,便咬着馒头一路往夏家走去。
当沈熙川来到夏家门口的时候,夏家送葬的队伍还没有回来。见门口的小厮正在站在凳子上拆除大门口设立的棚顶,身形摇摇晃晃一副随时要倒的样子。
见状,沈熙川状似无意的从旁边路过,伸手帮忙将凳子扶稳。等到小厮将顶棚拆掉,沈熙川已然跟对方搭上了话。
虽然对方只是在夏府当门子,但关于已经去世的‘夏唯谨’却远比外面人知道的多。
在听说夏唯谨只是夏府的庶子,其生母已经不在,而夏唯谨本人也在很小的时候被送去临安之后,沈熙川心里便明白了个大概。加上现在的女主人乃是舞阳城安家的嫡次女,其子只比夏唯谨小一岁。心里也已然清楚,夏唯谨想要回夏府只有找到故意伤害他的真凶,并让其指证收买他们的人这一条路。
毕竟,在外人眼中‘夏唯谨’已经死了,而且尸体都已经埋了,若无确凿的证据,夏唯谨无论如何也是赢不了的。说不定对方一个诬告,夏唯谨一辈子吃牢饭都不是没可能……
心事重重的沈熙川回到客栈时,夏唯谨正坐在床边愣愣出神。看到沈熙川推门进来,这才勉强恢复些许精神。
“走了这么些天,你怎么也不好好休息一下?出去可是有事?”
看到夏唯谨眼中的关切,沈熙川勉强勾了勾嘴角。
想到今天自己一下午打探来的消息,沈熙川觉得事关夏唯谨自己,有些事还需要他自己拿主意才行。于是,沈熙川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尽数跟夏唯谨说了一遍。
“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有心之人在害你,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已经不适宜再回夏家。”
夏唯谨没想到沈熙川这一下午都在为了自己的事情奔波,心中更加感动。同时,他也听出了沈熙川话里的意思,明白他说的确实没错,此事若真的是嫡母下的手,自己回去只会自寻死路。
……
舞阳城,夏府,梧桐院
夏安氏虽一身素服,但脸上却满是笑意。保养得当的柔荑从桌上瓶中轻捻起一朵开的正好的白菊凑上前嗅了一口。瞬间,一股浓烈的菊香冲入夏安氏的鼻腔,刺激的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将白色的菊花扔回到桌上,夏安氏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仔细擦拭着纤细葱白的手指。而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夏安氏的手指一顿,将手里的帕子扔到了桌面上。目光穿过朱色的门框,眺望着天上被夕阳染成橘色的云朵。明艳端庄的脸庞上情绪交织,最后只余下一抹得意的微笑。
想起把自己关进书房近一天的夫君,夏安氏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侧头对身旁的婢女说道:“明月,去使人看看老爷可从书房出来了。这几日事忙,让厨房煮完参汤送过去。”
立在夏安氏身后的素衣婢女闻言,应了一声福了福身便转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