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四皇子也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那一日,他就站在城墙上一路目送,直到镇国公主的队伍远到已经看不见了,也不愿离开。

北疆苦寒,四皇子想着,也许他们小侯爷很快就会受不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了吧。

可谁承想,小侯爷一去就是好些个年头。

他在北疆扎了根,为边城百姓扫清敌寇,护住一城平安,不是从何时起,已经从燕小侯爷变成了燕小将军。

虽然不是一点儿音讯都没有,但小将军也不能日日写信回来,路途遥远,还有很多书信半途丢失的情况。

所以,四皇子很是珍惜被送到他手里的每一封信,全都仔细收着,藏在别人都找不到的地方,也每一次都会回信。

一封封书信寄出去,不知够凑出多少只鸿雁。

他知道了小将军在雪地里捡了一只猫,取名叫吞雪;知道了跟在小将军身边的哪个亲兵前些年刚成了亲;知道了云鹄城中有多少卖糖人儿的小摊。

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寄过去的那些书信,有多少能被送到小将军的手中,不知道对方何时才能回来,更不知道自己在对方走后心里空出来的那一块要如何才能被填满。

过了几年,早已成婚的太子与太子妃家中添了个女儿,皇后这才想起了自己还有个四皇子也到了出宫建府的年纪。

她开始琢磨该给人找个什么人家的姑娘,并把小儿子叫过来谈谈心。

可话刚开了个头,都没直入正题,四皇子就自请离京,说是想去四处看一看,尤其是想瞧瞧北疆云鹄城的冰雕小人儿。

皇后一下子明白了小儿子在想什么,正巧她这些年来也一直记挂着远在北疆的小侯爷,于是帮忙说服了皇上,好让小儿子领个差事,顺利离了京城。

走之前,四皇子被皇后与太后塞了满满当当一整车的行李,全都是给这些年来吃苦受冻的小侯爷的。

带着自家母亲与祖母对小侯爷满满当当的心意,四皇子踏上了前往北疆的路。

路途艰险,四皇子又是第一次离京,虽然身边带了不少护卫,但这舟车劳顿的,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儿。

一路翻山越岭,足足走了两月有余,一行人马这才看到了云鹄城的城门。

他到的时候正是暖和的夏季,这一年雨水充足,边疆战事暂且没那么紧张,各路行商在城中往来,是难得的安宁景象。

越往边疆之地,繁华热闹也就越少,百姓的生活看上去也越是艰苦。

云鹄城常年风霜肆虐,百姓临江而居,主要靠着渔猎畜牧而生,城里的人有着被严寒打磨过的粗犷与豪爽。

他刚进城,就听说了不少燕云将军的事迹。

那位领着燕云军一次次退敌,简直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是云鹄城里每个人心中的定海神针,好似只要有他在一天,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一天。

严寒,风霜,虎视眈眈的敌寇,这些都不是问题。

家在这里,故土难离。

燕云军也在这里,守望着万家灯火。

一路这么听着他们的小将军又如何如何打了胜仗,四皇子不自觉翘起了嘴角。

好像亲眼所见自己盼了多年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大树,狂风吹不倒,风雪冻不死,还舒展开了枝叶,庇护了一方土地。

等到了燕云军的演武场,看到他们燕小将军是如何从重重包围之中夺下旗来,四皇子更是明白了自己当年的错误。

他们的小将军,可不是那种会因外人讥讽上一两句就脑袋发热的人,更不会吃不了边疆的苦而临阵退缩。

他自出生起就是金尊玉贵的小侯爷,却选择了踏上沙场,与边疆百姓、与万千将士、与整个大昭的山河大地共进退。

他来到边疆,只是因为他想来而已。

万里山河,苍茫天地,也总有人要在无人之境驻守,庇护着身后的广厦万千,烟火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