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人们敏感的从这样的态度里嗅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谭永笑而不语。
王书更兴奋了,一把拉起谭永向前走去。
“走走走,谭叔,我觉得今天咱们定能行大运!”
王书早就在小阿兴那里听过‘玻璃教学’的消息,现在那什么制造局也完工了,接下来该轮到招人了吧?
既然有消息了,那总会被他蹲到。
得快点,不然万一真的有,却错过了读报人怎么办?
想到这里,王书脚步越发急切。
谭永无奈:“哎哎哎,你小子,慢点慢点,我这一把老骨头,哪经得住你这般拉扯。”
“臭小子!”
两人拉拉扯扯来到工部公告栏不远处,接着习惯找到树荫蹲了下来。
工部所在的这条街前后左右全是官老爷们的办公地点,以前是没有什么百姓敢在这边逗留的;但是新朝伊始,便习惯将告示栏几分,通常坊市口一份,城门处一份,以及出告示的部门前一份;所以会有百姓愿意来这里看。
王书胆子大,加之之前就在这边排过队领过工。一来二去,对这一代熟悉了些。他知道这边不仅不会赶人,对有百姓愿意围过来还挺高兴。
他不知道官老爷们为什么高兴,但是官老爷不驱逐他们,他也高兴。
王书脑袋里漫无边际,倒是没忽略耳边的声响。
“快看快看,有人出来了!”
“哎,这是不是有新告示!”
人群呼啦一下围了过去,殷切的望着,靠的也不算近,留足了空间。
有新告示了!
告示贴上墙了!
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的人站出来了。
王书眼前一亮,这是读报人!
谭永看着眼前的场景,很是诧异的看了一眼王书:“你小子这嘴,开过光了呀。说来就来,拜的哪路神仙,回头我也去上两注香去。”
王书傻笑:“嘿嘿,快开始了,注意听。”
两人一齐将目光转向边上那绿官袍。
现在的官府通告有个特色,就是会配备一个读公告之人,每隔一段时间站在边上将通告复述一遍。识字的人自是自己将公告上的消息记下,那些不识字的,就依赖这会读的人了。不过通常也只会在前两天复述而已,剩下的仍旧要靠百姓们口口相传。
以前人们都统一尊称声官爷,现在倒是大多叫‘读报人’了,毕竟皇帝都办个报纸把新鲜事‘报给天下知’了,那这出来读报告之人,自然是‘读报人’了,既新鲜又好理解。新事物对生活的冲击,在这细小的地方展现得淋漓尽致。
“静€€€€”
“太和二年五月十二日告示:即日起,玻璃制造局正式开放。朝廷将于今日起,开放玻璃制作的免费教学,地址京城东郊玻璃制造局。注意事项如下:一,有过刑事案件者不予录用;二,确认入学后无故退学者再不予录用;三,无端挑起争端者劝退,打入……四,歧视教学夫子者不收……此为长期政策,具体细则可自行前往玻璃制作局处做详解。”
条例很多,多是大白话简短易懂。总结下来就一项:认真学,不要闹事。
看到这么多的细则,不少人反而高兴,越细说明这事情越真,有白底黑字的条例可依,可比一头雾水语焉不详好太多了,不少人心思活络起来。
王书站在前排认真听认真记,每一条都和自己对比,没有听到自己哪里不合格,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松了松身体,驱散了心头的紧张。
原来小阿兴的消息是真的,原来朝廷真的有在为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