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项伯和手下兵可不少,有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自然也有其他心思的,形形色色。
一些老实的还好,最多旁敲侧击打听;一些老油条,就会到处拱火,怂恿别人来套信息。
比如皇帝诏令到达之前,他正被一个新兵蛋子拦着,问以后咋办,现在已经没仗打了,还回不回去了,他们想爹娘了能不能卸甲归田。
真是难为他半天还能憋出了成语来。
安临琛之所以召项伯和来,是因为想到武官,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名字。
不过貌似他们的大将军心情不太好。
看项伯和一脸菜色,安临琛直接将原本的话题转了个方向,笑道:“项将军怎么了,愁眉苦脸的。”
项伯和大吐苦水:“唉,陛下,你是不知道,我这下面快吵翻天啦。那帮小子,整天没事干就跑去和三营的人打架。都是闲的。”
项伯和的正经职位并不在京城,他是开国元勋,有定国公头衔;但除却爵位,他身上挂的最高职位是正一品大将军衔,辖区东北,是正经的东北统帅。
皇帝虽然给他挂了个虚的军机大臣衔,但他明白,这是如今京中无人才留他,后面肯定要让他回去的。
如今他留在京城的兵力有将近三万;两万多人驻扎在京郊,最精锐的一部分则被他带进了皇城内的军营。
现在皇城卫有三大营;其中两个是之前的锦安侯亲兵,被编为一营二营;剩下的一个是前朝的皇城卫里投诚的人,编为三营。
项伯和带兵回京后,又驻扎了外来精锐。本就相互看不惯的两拨人里,又加入了第三波。
可不就人心动荡嘛。
原本的亲兵,和项伯和的兵还能和平共处,毕竟也算一起走过来的;前朝的降将们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偏偏他们还占据了最贴近皇城的中军都督府。
皇城四个兵营驻扎点;前军都督府在最外面,驻扎的是项伯和带来的兵,亲兵占了中间的左右都督府;最贴近皇城的中军都督府,给了原先前朝的人。
四个兵营都在一条线上,一个挨着一个的。
上面的将领们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多是翻个白眼、嘲讽几句,还知道克制。下面年轻气盛的小子们就不止嘴上损了,真气起来就动手了,憋不住。
其实真要说有什么大过节那也没有。
前朝的京兵营本身就是各色公子哥、世家纨绔进来混面子和前途的多。归降清理后,还剩下没被牵连的也多是白白嫩嫩的少爷兵。
最开始,只是亲兵们看不顺眼前朝兵将们懒散。他们训练有素,跟着新帝一路打了过来,人家坐享其成,只是在新帝来的时候开了城门迎接,就顺理成章的继续赖在兵营里了。
一点没有作为京兵的担当。
而原本两拨人之间只是相互看不惯,在项伯和的东北大老爷们兵加入之后,满口大碴子味儿的鄙视疯狂输出不说,他们连小声都不会小声。
明明隔着几个院墙校场呢,硬是能打到一起。
项伯和只说了士兵们总打架挑事这一件,但他的心声明晃晃顶在头上呢,给他出卖了个干净。
【整天没事就知道干架干架,木头桩子成精了不是!】
【天天喊着要卸甲归田,他奶奶个腿儿,学了个词就天天挂嘴边,退伍有那么好退的吗!小兔崽子!】
【愁死个人……】
安临琛看了眼,倒是没戳破他,只道:“朕准备成立一个神兵营,择优录用。有惊喜等着将士们。”
“既然精力多得无处发泄,那就去比划比划吧。赢了的头波有奖励,输了给朕出去开荒种地挖沟通渠去。”
他意味深长:“多得是能做的事。”
有精力闹,还是闲的。
一时间,项伯和汗毛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