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卿卿子衿 七月在野 2965 字 4个月前

“我,有些话想同殿下说。”谢诏认真地瞧着他,在湖底密室,被水淹没的那一刻,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将心中所想告诉那个人。那个叫他辗转反侧,坐立不安,独守残灯思而不解的人,他的心上人。

“这些话,早前就该同殿下说的,只是我从前瞧不明白,耽搁到今日。”

郁€€如临大敌,仿佛再次陷入了湖水的包围。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今时今日会是这般的境况。

“谢小将军,本王觉得你这大病初醒,神智还有些恍惚。有什么事,不妨再仔细思量思量,等日后……”

“人生苦短,何妨一试,”谢诏截了他的话,“殿下曾说过的。”

不知是何时,神采奕奕的少年郎放肆地道:“喂,谢景安,人生苦短,何妨一试?”

“……本王说过嘛?”郁€€左手攥着右手,声音都有些发抖。

“殿下现在还愿意试一试吗?”

“……”这话若是在上辈子,郁€€指定就扑上去朝着谢诏狠狠地啃两口,然后敲锣打鼓昭告天下,给豫王府上下都挂上红绸。

可时过境迁,如今的郁€€听到这话实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叫谢诏转了性子。

“那什么,谢小将军,本王……本王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你好好将养着吧,咱们改日再叙,改日再叙啊。”郁€€便说便往后退,仗着谢诏伤重,躺在榻上起不来,一瘸一拐地跑了。

谢诏:“……”

候在不远处的小德瞧着郁€€满脸慌张地逃出了房,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跑上前将人扶住。

“殿下,怎么这般着急?”

“小德你去知会许大人一声,咱们要抓紧将案子结了,尽快回尹都复命。叫他这两日将案卷整理好,送到本王房中。”

“是,可殿下你这伤还没好呢,人都抓住了,咱们不急在这一时啊。”

“急的,”郁€€叹了口气,“本王急。”

“殿下……咱们一时半会儿,可能还回不去。”小德扶着他回房,边走边道,“方才没来得及同殿下说,杨府派人送来了帖子,是大管家亲自上门的。请殿下伤好后去府上吃顿便饭,瞧瞧老太君。”

奉州的杨家,是郁€€母妃的娘家。杨老太君是郁€€的外祖,也是大家出身,嫁到杨家后诞下一子一女,儿子自小聪慧,二十便入了仕。也就是郁€€的亲舅舅,只是十多年前便辞官回乡了。郁€€的母亲,杨家的嫡长女,容德兼修,被选入宫中,生下郁€€后晋了妃位。只可惜红颜薄命,没过几年就因病逝世了。

早年间母妃还在世时,外祖曾入尹都探望,虽不多,只见过几回。但郁€€记得很清楚,印象中外祖是个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很爱笑,每回都会偷偷地给他塞糖吃。

后来老太君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从前硬朗,不宜舟车劳顿。郁€€也不好老往奉州跑,逢年过节只得送些拜礼,修几封书信。这么算来,已是有三年未见了。

此番来奉州,行色匆匆,忙着查案子,不得空闲。杨家那边知道郁€€来了奉州查案,也不敢打搅,只私下道明若是豫王殿下有吩咐,定当竭力。如今案子破了一大半,贼人也抓住了,回尹都前是该去拜访一番。

“嗯,本王知道了,回禀杨府,本王近几日得空便去。”郁€€想了想又道:“本王这几日忙着结案,若不是商谈案情,一概不见人。”

小德应了声,又没心没肺地问了句:“那谢小将军呢?”

主仆十余载,豫王殿下头一回有了先把这厮发卖了的想法。

小德在那凌厉的目光中埋下了头,“殿下,小的就是,问一句。”

“谢小将军若是来寻,你一概说本王公务繁忙,无暇相见。”

谢诏那一番话的功力着实有些大,郁€€只要一想起便免不了胆颤心惊。每日不是躲在房中处理案卷,就是去大牢盯着他们审讯。闲暇时还帮许大人处理了些不要紧的公务,顺便去新修的两个堤坝巡视了一番。总之避免了与谢诏碰面的一切可能。

而谢小将军那边似乎是感应到了什么,才休养了两日,谢诏就不顾大夫的劝阻,一瘸一拐地来敲豫王殿下的门,气得年过半百的老大夫直跺脚。结果自然是扑了空,不成想这谢小将军毅力惊人,每日换着时候来堵人,一天两遍,大有同郁€€耗到底的架势。

“小将军,殿下他,已经歇息了。你还是回去歇息吧,莫要再伤了腿。”小德很是为难地道。

谢诏起色还不大好,听了这话眉眼间似有感伤,可眼神却是坚毅如旧,隐隐透着倔强。“我只想见殿下一面,说几句话便好,不耽误多久。”

小德无奈,往身后的门里瞧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对谢诏道:“小将军,殿下是不会见你的,你还是……不要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