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蓬山。
第92章 此去蓬山
千年以前, 这座山分隔了桐都的南城与北城,裴氏先祖在阳面山脚下建立了宅院。
那时,这山还叫望海山, 裴氏主宅还叫静涛居。
后来裴桓飞升为文帝, 移走了桐都北城。
裴氏家族愈发兴盛, 枝繁叶茂, 逐渐在这片山上修筑了更多洞府仙阁。
望海山改名€€此去蓬山,裴氏主宅改称凤凰台,“静涛”二字匾额如今被悬挂在山脚南院正殿檐下,平日里裴氏家主与长老€€便在此议事€€。
北院设在峰顶, 是裴氏祠堂所在, 东中西三€€院则横贯整条山脉, 为裴氏族人€€日常居所。
南北两院守卫森严,非请不得擅入, 裴练鸥的亲弟弟裴练沙所住的东院则不同, 只要有裴氏族人€€的通行口令便可进€€入护山阵。
“白沙渡恶,飞鸥破障。”
半空中漾起淡淡水波纹迹, 透明护山阵上€€开€€出€€一道可供通行的裂口,孟沉霜与谢邙跨步而入后,裂口随即闭合。
一条青苔山道现于二人€€脚下,蜿蜒着€€向上€€, 又分出€€无€€数岔路口,没入林间湿润的云雾中。
灵驹不易走山道,被留在山下。
两兄弟的住所名€€作沧舟居, 裴练鸥在梦中画了张地图给孟沉霜, 然而五百年过去,无€€数楼阁起复塌, 山中景色早已改变,修仙者居所又爱加设各类障眼€€法,一眼€€望入林中,实在难辨真€€假。
只知道沧舟居在半山,楼阁二层,院中植一棵广玉兰。
孟沉霜与谢邙只得先往上€€走,一段路过后接连遇上€€几个行人€€。
他们没有裴氏子弟皆佩的衔桐飞凤佩,又无€€法在此御剑,甚至有些连修为也不高,爬山爬得气喘吁吁。
或许和孟谢二人€€一样,是来此去蓬山的访客。
又走了一段,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年轻的裴氏子弟下山,孟沉霜立刻向他问€€路:“小仙君安好,请问€€沧舟居如何走?我与道侣来山中访友。”
这位裴家小仙君不知为何叹了口气,他还未开€€口,刚才还落在孟沉霜与谢邙后面€€几米的两个外来行人€€忽然朝山上€€拔腿狂奔,一溜烟儿就没了影。
小仙君往东北方指了指:“又是找杜康君的么?再往上€€三€€百阶,向东的那条径,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
杜康君?裴练鸥没有说过他兄弟有这么个名€€号,不过,这大概是因为他走得太早,尚未看到弟弟混出€€个名€€头,被人€€冠以尊号。
“敢问€€这位杜康君可是裴氏练沙?”
小仙君侧目:“这此去蓬山之上€€,还有第二个杜康君吗?”
孟沉霜微笑:“多谢小仙君。”
两人€€顺着€€他的指引爬上€€三€€百阶,转入一片苍翠竹林,复行数十步,望见前方林间隐约现出€€一座楼阁,正是沧舟居。
说一座,这用词恐怕有失偏颇。
因为前方的建筑虽无€€围墙,却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重楼叠榭,怀抱一棵高百尺的广玉兰树,旷然清幽,称作一座宫殿也足够了。
但沧舟居中似乎没什么住人€€,只一位蓬头客趴在西南角八角亭的美人€€靠上€€呼呼大睡,几只猫儿瘫倒在他脚边。
之前匆匆超过孟沉霜和谢邙的两位行人€€正在八角亭外拜了又拜,走近了才听见二人€€在说什么“大师”、“买酒”、“千里迢迢”之类的话。
睡着€€的蓬头客被他们吵得不耐烦了,一掌拍在美人€€靠上€€,大吼:“不卖!滚蛋!”
说话间很有几番醉意,三€€人€€又拉扯了好半晌,旁边的猫被吵醒,跳上€€阑干呲出€€牙嘶吼一番,登时吓得两个行人€€转身就跑。
路过孟沉霜和谢邙时,还举着€€手高呼:“二位道友!杜康君今天不高兴!不卖酒!下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