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好,我刚好有个生意想找你家少爷谈谈。”他挑眉道。
他一说起生意,对面的男子也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手作出邀请的姿势往后一伸,“不如二位到里间详谈。”
不愧是会让伙计去同行店里打探情报的人,商业嗅觉就是比严记的那位掌柜灵敏得多。江逸对他们接下来要谈的合作多了几分信心。
江逸今日逃课出来,时间本就不多,先前又为了跟踪伙计,耽误了一会儿,也就不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他的意图。
这位周三公子听后眼睛一亮,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他是徽州富商周家的三公子,名叫周信,从前家中做的就是文房四宝的生意,也出过有名的制笔大师,但现在生意已经大不如前。
周信从小聪颖,祖父见他于经商上颇有天赋,便在他小的时候就把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带周家重新崛起。
可祖父去世后,上面两个哥哥接手了家族生意,他们不愿听周信的建议改变老套的经营思路,不思进取只想着维持现状。
周信在家族中只得了祖父身边几个老人支持,但在兄长的打压下,这些老人都渐渐说不上话,为此周信只好破釜沉舟,主动提出带人来京城开铺子,想在这竞争最大的地方打出一番新天地。
江逸的计划简直是给瞌睡的他送枕头来了。墨韵轩才开业一个月,京城市场早就被各大商家瓜分殆尽,他很难插手进去。现在江逸说能够让他在国子监内打响名声,他不是眼界浅的人,这钱再多他都觉得值。
于是周信不仅一口答应了江逸的广告宣传费要价,甚至还主动提出可以长期合作,若是效果好也愿意介绍周家相熟的合作伙伴来登报广告。
江逸见周信虽然是古代人,但很多商业模式他一说出来对方就能立刻明了,也对这个合作伙伴很放心。
从墨韵轩出来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的江逸心情十分舒畅。又想起他答应了顾子穆,学报计划的连载话本版块交给了他,便向陈熙提出去他常去的书坊看一看。
******
江逸一进书坊就熟门熟路地来到放置话本小说的书架处,甚至熟练地与掌柜如对暗号一般,询问起已经转为地下销售的那几本话本的最新出版信息。
陈熙跟在他后面感叹:“我现在知道你房间里书橱上那些书是哪来的了。”
江逸没理他的话,而是找掌柜打探最热门的这些话本的作者本人。掌柜很爽快,答应替他联络这些人。
江逸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新的话本,交代掌柜的有了结果来国子监给他递信后,便拉着陈熙回了国子监。
回去的时候江逸还是只能借梯子爬墙,他边爬边发牢骚,“后面还有要出去的时候,总这样爬来爬去也不合适呀。”
“你家两个小厮不是可以替你跑腿吗?”陈熙倒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麻烦。
江逸扁了扁嘴,“我那两个小厮一向受到我哥的关注,他们要是太过频繁出门肯定会被我哥知道。”
他也不是害怕被江慎发现自己在国子监搞这些名堂,只是大嫂肚子里那个现在是府里的重点,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让大哥操心。
“这有何难,我叫我的小厮替你跑腿不就好了,你只交代了季青他们,我这也没什么需要他们的。”陈熙顺利地跳上国子监园子里那棵大槐树,一边替江逸出主意一边回头准备拉他。
“要是有人功夫好能进来就好了。”江逸也从墙头一跃跳到了槐树上,遗憾地说,可惜他们几个的小厮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正要下树的时候他突然顿住了,“我家小厮不行但有人行啊。”
他想到了韩嘉言留下来的两名护卫。
要说这两名护卫,韩嘉言让他们留下来时江逸是推辞过的。他的理由很简单,自己平日里都在国子监,学假只有两天还是分开放的,就一天时间哪儿也去不了,根本没有需要护卫的时候。
不过这个理由韩嘉言并不接受,无奈之下,江逸只好接受。
现在想到他刚好需要人手,让他们两人跑个腿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样也省得自己成天翻墙。
想到这江逸连忙写了一封信拖人送去了定南王府。
平时江逸上学的时候,秦时和止戈两人并不会在国公府,而是待在定南王府。江逸猜想韩嘉言说不定给了他们另外的任务,这也是他同意他们留下来保护他的原因之一。
信送到后秦时的反应十分迅速,立即按照江逸所说的充当起了他们在外面的帮手。
有了他们在外奔走,江逸等人的进度快了不少,唯有江逸计划的连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话本。书坊的掌柜回了消息,那几位有名的大佬对他开出的条件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自己的书还写不完,那有空写他想要的励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