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其次,你不想把管理权全部交出去,那以后竹编厂怎么管理怎么发展是你来管理还是我来管理,还是你们谁来管理我先表态,我没有能力把竹编厂发展壮大,那么你们呢你们谁能够保证在大队部干部的领导下,竹编厂能够一直运转下去,能够一直赚钱”

大家都不说话了。

这种事情谁能保证“还有,你们别忘记了,玉凉席是很赚钱,但是玉凉席的销售旺季只在夏天,哪怕我们这边的夏天时间比较长,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售卖玉凉席,但另外半年呢,竹编厂又要怎么运转难道做半年休半年

还有,玉凉席跟普通的席子不一样,它主打一个凉快,所以它的价格才那么高,这也限制了玉凉席的受众,并不是谁都能够买得起的。

远的不说,今年咱们镇玉凉席卖了应该有四十床了吧那么你认为明年咱们镇还能卖多少玉凉席县城还能卖多少玉凉席

等到县城和咱们镇的玉凉席都饱和了,我们的玉凉席又该卖到哪里去”

“那就卖到别的镇别的县城啊。”之前出声的人,也是大队的小队长开口。

大队长点头“对,要卖到别的镇别的县城,那谁去跟人家供销社谈谈下来之后,这些货又要及时送过去这个钱你们谁能保证一定能收回来”

大家继续沉默,好一会儿那小队长才悻悻地出声“那谢俞就可以”

大队长淡淡的说“这两个月来,竹编厂的所有事物都是谢俞解决,你说他能不能”

“既然这两个月都是他管的,那就继续按照现在这个样子来管好了,干嘛还要独立出来”小队长抱怨说“他就是想把竹编厂变成他家的。”

大队长厉声说“什么叫做把竹编厂变成他家的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竹编厂从始至终都是大队集体,我们现在只不过是将竹编厂的管理权独立出去,不让大队部以后对竹编厂的管理指指点点而已,并不是将竹编厂交给谢俞个人所有。”

大队长算是明白谢俞的用心了“说白了,将竹编厂的管理权独立出去,就是防着你们在哪里不懂装懂,指指点点叽叽歪歪,把竹编厂搞得一团糟。”

小队长被骂得脸上阵青阵红。

大队长不再理会他,看向大家“竹编厂是大队集体的财产,这一点不会变。只不过我们把经营的权利交给谢俞,让谢俞尽情发挥,然后为竹编厂创造更好的利益。大家眼光要看长远一点,如果谢俞真的把竹编厂经营好了,得利的是谁是谢俞吗不,是我们整个牛头村,是我们所有人。”

“竹编厂正式运营,首先要做的就是招收正式的员工,这些员工都是有正式工资的,哪怕工资比不上镇上那些工人,就算是一个月只有几块钱,是不是也比种田强如果竹编厂拿到更多的订单赚到更多的钱,需要的工人是不是就更多,我们村是不是就有更多人有机会拿到工资有了这一份工资补贴家里,日子是不是就好过很多”

这确实是。

“还有,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年底的分红,是不是也能拿多一点”

“你们是愿意把着这点权利,分完这一次的钱之后就过回以后的穷日子,还是把这点权利让出去,以后却能过上每个月都有钱拿,年底还有分红的好日子你们自己选”

这还要选吗当然是选有钱拿的好日子呀。

以前穷得啃树干的苦日子,他们是再也不想过了。

最后大队长自己也把厂长的位置给辞了,将位置让给谢俞,表示自己对谢俞的信任和支持。

谢俞倒是没想过要把大队长踢出局,毕竟如果没有大队长的支持,他也不可能真将竹编厂办起来。

谢俞说“虽然说大队部将竹编厂的管理权彻底的下放给我了,但它依旧是大队的集体财产,除了工厂的管理,思想方面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大队长你不当厂长可以,你来当书记吧。”

这也行吧。

最后大队长就担任了竹编厂的书记。

两人的工资是整个竹编厂最高的,一个月工资是 15 块钱。

还有会计,也依旧兼职担任竹编厂的会计,一个月有 8 块钱工资。

别看十五块钱少,跟别的厂长比起来相差太大,但实际上已经不低了。

毕竟这竹编厂没有国家的财政补贴,只有刚刚赚回来的几百块钱,如果一下子就给大几十上百块的工资,这几百块钱都不够发几个月工资的。

至于其他正式员工,谢俞决定先招六人。

这六人里有两个是专门负责编织的,这两人要手艺最好的,谢俞让他们编织什么就编织什么,一人是负责高温碳化炉的,但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要去别的部门帮忙。剩下人主要是负责收竹子,切割竹片和给竹片钻孔等工作的。

这点儿人数到了旺季肯定是支棱不开的,但如果招收太多人,淡季的工资也发不起,倒不如先招少一些人,如果真到了旺季支棱不开,再在村里招收临时工就可以了。

谢俞和大队长作为竹编厂的最高领导,两人商议过后就把对此没有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然后开始制定首批录取的工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