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可是全球观众都最爱的话题!现在外网都在讨论你退赛的事,对你的片子好奇极了!”威廉姆斯清了清嗓,“我愿意以1200万的价格从你手中购买《高墙倒塌时》的版权,如果你之后在威尼斯获奖,我愿意再加300万!从某种意义上讲,乔翼桥,你真的是个营销奇才!”

乔翼桥:“谢谢……”

他也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全球观众的视野里。

“总之,你可以先去威尼斯看看,但我相信没人比我的出价更高!”威廉姆斯志在必得,“期待你的好消息!”

“好。”

挂断电话,乔翼桥心道,还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如果自己面对不公只是默默退赛,那就杳无音信了。

但要是敢正面刚,没准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一个月之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作为三大电影节之中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直有“电影节”之父的称号。

这次,乔翼桥照例早早交上了最终成片的字幕版本。

交上去的时候,乔翼桥心中还打了一下鼓,该不会又不过吧?

但短短一天之后,乔翼桥就收到了影片通过的通知。

同一时间,他还收到了另一个通知——《高墙倒塌时》被选为了威尼斯国际电影的闭幕式影片。

按理说,电影节的开、闭幕式影片都应该是知名导演的囊中之物,毕竟都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手段。

乔翼桥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选中了。

当然,原定的闭幕式影片因为技术原因被迫撤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他也算是捡了个漏。

到了这座流水的小城,乔翼桥的心情才平复了不少。

他在整个电影节期间看了22部片子,还写了不少影评。

之所以没去看更多,并不是因为乔翼桥精力不够或者没钱了。

主要原因就是他竟然有国际“粉丝”了。

因为戛纳退赛的事闹得电影圈满城风雨,倒是让不少年轻的电影爱好者记下了这位充满叛逆精神的亚洲面孔。

乔翼桥又长得算是亚洲人里比较好认的那一个,在威尼斯街头的时候也经常被认出来拍照合影。

一张写满生人勿进的脸,配合着浓重的反叛精神,再加上过分可爱的名称缩写,一时间标签#QYQ#已经成了当地社交媒体中的热门趋势了。

似乎来看电影节不找QYQ打个卡都算白来了。

乔翼桥也知道,自己其实是沾了祖国的光。

随着祖国日益强盛,不少西方人民群众也意识到了华国并不总像是部分西方媒体里宣传的那样贫困与落后,都在为乔翼桥这次面对刻板印象与歧视的反抗而叫好。

乔翼桥并不想成为什么标杆人物。

但既然已经被架上了这个位置,也只能硬着头皮做起了华国的宣传大使,赶紧从华国买来了一箱宣传册和可爱的熊猫玩偶,找他合影的他就都送一套。

《高墙倒塌时》三场放映都座无虚席

——说座无虚席还是保守了,每场过道里都坐满了人,乔翼桥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挤进来的。

明明说是维持秩序的保安走进现场之后也不说话了,找个好位置开始看起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