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像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词。

但乔翼桥认为,每一个极致的人,都是平凡的,或者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着某种极致。

为此,他构建了五个角色。

其中一位,是名噪一时的帮派大佬。

白日里,他做着罪恶至极的买卖,将阴郁和算计都写在脸上。

到了深夜,他却为了能吃一口好吃的车仔面驱车数十公里,只为了那一瞬间的畅快。

另一位,是顶尖杀手。

白日里,他杀人不眨眼,冷酷且自傲。

到了深夜,他却因为今晚的平静生日被接踵而至的意外打破而感到懊恼,找不到一处安谧的角落。

剩余二位,也大抵如此。

他们的罪恶,涵盖了金融、人口、公共安全等等社会常见的各个方面。

在这些方面,他们都恶的极致,但在这个夜晚,他们就是想获得些许的宁静。

是什么让他们汇集到一起呢?

一个红色的气球。

这气球或是从他们面前经过,或是打乱了他们今晚的计划,总之,引导着他们,向前追去。

他们追到了一道河流之前,终于相遇。

为了在其他人之前得到这个红色的气球,他们大打出手。

最终,红色气球顺着河流倾斜而下,也为他们这个离谱的夜晚画上了句号。

故事主线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五个人分别去追气球而已。

所以这个故事的第一类型,就是乔翼桥已然驾轻就熟的“动作”类型。

但这个故事真的简单吗?

有位电影人曾经说过,每一个群像类的影视作品,都在完成着对全社会的隐喻。

即使是一个十分钟的短片,也不外如是。

五位恶人为什么所做的恶性要囊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所代表的,不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五中原罪吗?

每一种恶,也许都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有所体现,只是在五位角色的身上完成了极致性的表达。

而那个气球代表的是什么?

这就可以有很多种表达了。

乔翼桥并不想框死这个答案。

他将用镜头语言暗示多种可能,包括社会上的利益的集合、人类对善的本能追求、命运和自由等等。

这是一个简单却又能有无限解读的故事。

但哪怕不做任何深层次的解读,这个故事同样好看。

几个人对气球的追逐,正是他们各自性格的体现。

而一个十分钟的短片,乔翼桥认为最能抓人的方式,就是给一个最直白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