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在京城那会儿,赵哥儿接待过那些官家妇人,先头也不是不紧张,方子晨晓得的,就算赵哥儿本身就是官家哥儿,但村里住了几十年,没接触过什么大人物,难免会紧张害怕。

但胆子都是练出来的。

皇上和‘鬼’他都见过了,还怕个啥?

中午赵哥儿一走,老王头拿着铜锣在村里一敲,到了晒谷场坐了没一会儿,村里人就都过来的。

村里人听到铜锣声,就知道村长有事儿要说了,而且中午还见了方夫郎······

几个族长和谢老头他们都在。

村长把这事儿说了,不过刚起了个头,就有人不太乐意了,蹙着眉头垮着脸。

“不种谷子种啥子?黄豆花生也不好卖啊,这事儿不成。”

“是啊是啊!”

有一老头道:“我年轻还没娶夫郎那会儿,那任知府大人下了令,让我们涸洲种桑,可后头没成。”

相反的,那一年还饿死了更多人。

下阳那边会养蚕,听说拿蚕丝做的被子又轻又暖和,做衣裳也是好,软和、透气轻柔,上色鲜艳,外头人很喜欢,卖得好。

大家都种下去了,结果安和县这边太干旱了,种下去的桑树枯死了大半,后头存活的,没有雨水,那叶子小得紧,不仅如此,那蚕实在是不好养的,总是莫名其妙的就死,大家都不晓得是为啥子,养猪那是喂饱了就行了,要是死了还能整活口吃的,那蚕能不能吃大家不知道,就算能,小小一只,能整饱?上报上去,知府老爷也懵了:“不是摘叶子喂了就行吗?”

那那行啊!这玩意儿难养得很,要讲究技术的。

北淮县那边属北了,更是养不了。

地里大多拿来种了桑树,结果蚕养不出来,银钱没挣到半个,庄稼也没了,可不得是死人。

老头子这么一说,村长也隐隐记得这事儿。

那是不靠谱的,同方大人不一样,要说没吃到酸辣粉,他信大人自家做,什么结果自家承担,万万不敢拉旁人下水,因为一旦真不好卖了,他就要被埋怨。

可这会儿酸辣粉就揣肚子里,那劲辣爽口的味儿都还记得呢!

村长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三两下把赵哥儿先头的话儿原原本本的说了。

大家都静了下来。

片刻才有人问:“那红薯粉真能卖出去吗?”

“那一斤红薯粉方夫郎给我们什么价?”

村长犹豫了一下:“那红薯粉我和谢老哥他们吃过,好吃的,我也问过石哥儿他娘了,说那酸辣粉不用啥整活,就是放点醋,一些辣椒面,一些香菜,搅合搅合都好吃了,外头人没咱们这么穷,我觉得定是能卖得出去。”

几个族老也点头了:“那味儿实在是好,吃得爽,要是家里银钱宽松些,别人如何我不懂,但我定是要买的。”

几人都这么说,那这事酸辣粉定是好吃的。

“老王头,那酸辣粉什么味啊?跟咱们说说。”

“先谈正事。”

“还是先说这粉吧!俺现在比较在乎这个。”

“对对对。”

老王头:“······”

怎么说嘛!

他也就会说好吃两字,形容不出来,硬要说,也还是好吃。

“方夫郎说,要是咱们种,两斤就给咱们一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