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他时常纳闷,他二叔家给黎艺兴请的什么夫子,把他教成了这样。

吃饭并不是说,吃得少,一口两三粒就显得斯文,像他兄弟,扒饭时那速度多‘凶猛’啊!但入嘴后人又细嚼慢咽,不乱翻菜,不吧唧嘴,不含筷子,光是夹菜动作瞧着就是赏心悦目,优雅得体,最重要的一点,这人也吃的多,每次都是两三碗。

这才是一个正常男人,该有的样。

这里人多热闹,吃饱了,三孩子一狗在院子里跑跑闹闹,黎艺盛都不想回去,最后晚了,赵哥儿拿了两根雪糕给他,黎艺盛这才肯走。

后院倒也还有房,但医馆早上忙,不方便住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三更(=^▽^=)

第244章

洗漱回房,方子晨把赚外块的事儿同赵哥儿说,赵哥儿听完拧着眉,沉默了会:

“家里还有银子,你不用去干这活,我养得起你。”

前天方子晨说家里的事忙完了,他要去书院求学,乡试不是开玩笑的,整个扶安镇,加上地下大大小小差不多三十个村子,也不过九个秀才,其中好些还是年过半百才考上的。

寒门难出仕子,一是因为家族底蕴不厚雄厚,人世家子弟三岁启蒙,聘的名师辅导,而且满屋书籍,海纳百川。

穷人家的呢?

三岁都还在地里玩泥巴。

家庭好些的,也要八/九才到书院里求学,平时买本书,买支笔,都要举全家之力,如此便就差人一大截了。

其二,好的书院,其‘学费’昂贵,农家子弟少有上得起的,退而求次,只能选那二等三等的书院。

这般,自是又差人一大截。

赵哥儿也晓得,如今八月快到底,离乡试不过一年时间,赵哥儿是想把家打理好,让方子晨可以心无旁鸳,毫无顾虑的把心放在学业上。

他晓得自家夫君聪明,但凡事,没有付出,便没有回报。

“我知道家里不缺银子,但银子又不嫌多也不烧手,多多益善。”吃软饭虽然高兴,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人,一直靠夫郎养着,那也不是个事儿。

方子晨抚着赵哥儿蹙起的眉头:“安了,明儿我去书院报名,拿些书回来看,等那人探亲回来了,我便回书院上课,反正也不急这几天半月的,你要对你夫君有信心。”

他凑近了,咬了一下赵哥儿的耳朵,见人一下绷直了身子,脸立刻染上桃红,不由好笑:“你要知道,你夫君除了床上威猛无敌,别的地,那也是甩人几条街的。”

“胡说八道,”赵哥儿捶他一拳,埋到他怀里:“你有主意就好。反正不要因小失大,不然饶不了你。”

“喳,”方子晨道:“小方子遵听赵老佛爷命。”

赵哥儿又笑起来。

隔天早上,方子晨吃了早饭,朝清河书院去。

店里也开张了,这会离家远,初来乍到的,也没认得什么人,赵哥儿便不折腾了,挂了个牌子,拿着方子晨做的一小串鞭炮,放在门口哔哩吧啦烧一下,算是正式开张了。

鞭炮声响,街上行人都吓得跑开,待得浓烟散去,这才重新围过来。

哦,有家新铺开张了。

满地红纸,倒是喜庆。不过刚弄的什么?声音挺大,还怪吓人的,街头放,街尾都听得到。

行人被声音引了过来,瞧着铺子上就三字。

【卖吃的】

卖吃的?卖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