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正巧赶集日,周哥儿要去镇上买点盐和线,便等在村口,想同赵哥儿一起去。
村长赶着牛车,停在村口,陆陆续续有人来,牛车不一会就坐满了,他见周哥儿不上车,问了一嘴。
周哥儿说等赵哥儿,等会走路去,不坐牛车了。
正说着,赵哥儿牵着羊走过来了。
牛车上的人都愣怔住。
只见乖仔坐在羊背上,握着个脸大的包子在啃。
那么大个包子,得四文钱不止吧!
常做针线活去镇上卖的,看到他脚上的鞋子,都羡慕了。
村里人穿的鞋子,一般都是载了旧衣裳做的,像乖仔脚上那一双,全新的布料,那料一看比她们身上穿的还要好,少说八九十文。
方子晨买羊的事儿,村里人还不知道,周哥儿有点惊:“哪来的羊啊?”
赵哥儿回:“我夫君买的。”
羊这玩意儿,除了吃,驼东西驼不了,犁地也不行,农家人,只会卖羊,不会买羊。
买羊的,也大多都是镇上的人。
周哥儿似乎有点懂,但还是不确定的问:“他是买回来给乖仔骑的吗?”
“嗯!”赵哥儿点头。
乖仔笑着,甜甜的喊:“周叔叔。”
周哥儿最喜欢摸他的脑瓜子:“骑羊好玩吗?”
“好玩滴。”乖仔说:“回去我也给溜溜骑。”
周哥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觉得有点好笑。
哪有人骑羊的啊!
乖仔坐在羊背上,眨巴着大眼睛,怎么看怎么逗。
牛车上的人听了一耳朵,啧啧赞叹,觉得方子晨实在是宠这个继子。
走点路而已,竟是都怕累着,村里小孩,哪个不是在村里、田里见天的跑。
一只羊,得一两多二两银子呢!
有钱人,就是会造。
村长同赵哥儿打了声招呼,赶着老黄牛走了。
有人还在看赵哥儿:“赵哥儿最近好像天天往镇上跑啊!是去干嘛?”
“卖血肠。”有经常去镇上卖菜的,知道,便道:“最近好像还卖什么辣酱。”
村里人除了地里的活,没什么赚钱的手艺,想做生意特别不容易,就算有点手艺,做的好,卖得火,也会被人盯上。
像小榕村老蒋家,会做馄饨,小摊生意好,被同行的眼红,刚开始是叫混混来收摊位费,后来又叫了人来砸,还好蒋家认识人,不然摊子被砸了都算轻的,打个半残扔回村里,那才叫倒霉。
没背景,想在镇上混,实在是难。
“那他生意怎么样?”
“挺好的,那辣酱,镇上的人都是抢着买。一瓶这么大,”那人比划着,抛出惊天大雷:“一罐子,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