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院子里,地上铺的都是上好的瓷砖,杨掌柜穿的也好,一副老爷样。

他就没接触过这样的人,村里人也老常说镇上富贵人家不好惹,脾气躁,难免紧张。

菜都是好菜,也都还新鲜,杨掌柜给面子,就扫了眼。

庄稼人多老实,何况又是方子晨介绍的人,信得过,不敢以次充好。

点心没吃,杨叔让人包好分了两包放赵哥儿背篓里。

赵哥儿不好意思要。

“拿着吧!”方子晨说:“反正不要白不要,这是后厨胖师傅做的,手艺还不错,你和周哥儿都尝尝。”

杨掌柜在一旁想踹他:“又瞎给人取外号了······”

回去的路上周哥儿还恍惚着。

赵哥儿拿了两块点心出来分着吃。

能被嘴挑的方子晨夸声好吃,那肯定是不错的,四四方方的一块,有手指那么长,里头有碎花生和芝麻,咬一口,满嘴喷香。

周哥儿吃了一块舍不得动了,想要留回去给家里人。

“刚刚杨掌柜说让我以后给他们送菜,这话是真的吗?”

幸福来得太突然,以至于不敢相信,总怕是荆轲一梦。

鸡崽在背篓里唧唧叫,赵哥儿也不嫌吵。

“是真的,你以后就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了。”

周哥儿不是什么事都不懂,杨掌柜能让他给醉宵楼送菜全是看在方子晨的面上,不然那么多菜农,他凭什么看上自个家的?

家家户户都是用的粪水浇,难不成就他家的菜比较香!

他由衷道:“赵哥儿,谢谢你。”

赵哥儿不懂:“谢我干什么?”

“杨掌柜让我给楼里送菜,是因为看在你夫君的面上,你夫君之所以会帮我,是因为看在你的面上,你说我该不该谢你。”周哥儿说:“方小子一定很看重你,不然也不会连带着对我好。我听人说这叫那什么·····爱屋及乌。”

赵哥儿抓着肩带,嘴角轻轻上扬着,没说话。

第54章

一回到家,周哥儿迫不及待把这事儿跟刘婶和刘叔说了。

他们农家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会种地,一把子力气,别的本事都没有,很难跟镇上的人搭上关系,更何况还是醉宵楼那样的大酒楼。

两老人都很高兴。

这是条长久的门路儿。

摆摊卖菜,卖不卖得出去,有时候全看天意和运气。

不好卖的时候,菜常常烂地里,几个月的辛苦打水漂,却也只能心疼又无奈。

刘婶子冷静下来,道:“我们可算是欠了方小子一个大人情了。”

“可不是,”刘叔为人厚道记恩,说:“后院不是还有只母鸡么,要不我们给赵哥儿送过去?”

刘婶子摇摇头:“算了,赵哥儿那孩子不会要的,这事儿我们记得就行,他跟方小子在村里无依无靠的,以后我们多搭把手,互相帮衬。”

她转头叮嘱周哥儿和刘叔:“往后给醉宵楼送菜,要挑好的,老的被虫咬了的就都不要了,方小子帮我们开门路,我们家就得拿出诚意来,不能给他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