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封霄阳见他面露难色,也知道了这小崽子必然是在想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没好气的敲了他的脑袋:“想什么呢你。皓轩,变个飞剑让这小崽子看看世面。”

程渺闻声抬手,将身后背着的霜落抽了出来,飞速掐诀结印,眨眼间霜落便伸长到丈许,是个能供几人乘坐的模样。

李致典惊的差点要瞪掉眼珠子,封霄阳瞧着好笑,踏上飞剑,见他一幅犹犹豫豫的样子,便提着李致典的衣领提溜到了飞剑上:“坐稳。”

程渺应声掐诀,霜落悬浮而起,他纵身一跃,也跟着上了飞剑,随即手势一变,轻叱一声,飞剑便横飞而起,直冲云端。

李致典惊呼一声,连忙捂住了眼睛,好一会才敢放开,瞬间便被眼前所见惊得瞪大了眼,目瞪口呆地扒着飞剑的边缘,又是害怕又是好奇的往下看。

眼前所见,是云雾缭绕、山河纵横,凡人村落隐入其中,山间溪水似条银色飘带,将错落峰群系在一起。

他看的眼也不眨,身上还粘着几根鸡毛,却身居云层之上、俯瞰众生,只觉这简直是自己做过最美好的一场幻梦。

耳旁有缥缈笛声,回头一看,竟是封霄阳掏出了支粗制滥造的竹笛,正随意吹着。

他似是察觉到了李致典的目光,放下竹笛微微一笑:“游于天地之间,这便是‘逍遥’。”

李致典愣愣点了点头,似有所悟,站在飞剑最前端的程渺却是皱起了眉头。

无他,只是因为封霄阳那竹笛吹的着实太难听了,简直算得上是鬼哭狼嚎。

他悄悄瞥了眼满面自得的封霄阳,暗暗叹了口气。

……罢了。

作者有话说:

封霄阳(微笑):您礼貌吗。

€€€€

第二十七章 谁上青楼

封霄阳:娘的,爷今儿就要睡遍全花楼,看那石头还敢不敢再同我讲男德!

正是黄昏,日头已埋了半个身子,虽说今日是大集,可时候实在是太晚了些,街上人只剩下那么小猫两三只,冷清的厉害。

卖油饼的大婶打了个呵欠,见锅内热油滚起,赶忙撸了袖子要将余下的面饼下锅去,刚将油饼倒入滚油之中,便听到声极为谦和有礼的:“赵婶子,同往常一样,拿上八张油饼、一包白糖,拿荷叶包好,是要带回山上去的。”

赵婶一惊,抬眼便瞧见了个面容俊朗、自带几分温和笑意,犹如和煦春风般的少年,直起身子抹去了头上的汗,笑着应声:“得嘞!我当是谁呢,原是李小道长。小道长你那师父近来可好?许久不来这城中转转,那春华楼的姑娘可是想极了他呢。”

李致典脸上流露出几丝有些微妙的尴尬神色,只得打着哈哈掩盖过去:“师尊近来好的很,谢过婶子关心了。”

确实好得很€€€€若是抛开师父天天致力于进皓轩主事的房、上皓轩主事的床,而后被那位常年冷着脸的剑灵提溜着后脖颈丢出来的话。

油饼炸好,李致典低声谢过赵婶,转身向着城外走去。他已有了几分成年男子的气度,又背了柄足有三尺长的大剑,远远看来倒有了几分话本里的大侠风范。

赵婶伸着脖子追着李致典远去的身影瞧,口中啧啧连声:“瞧李小道长这样子,日后定会出落成个与他那师父相似的标致男儿……说来小道长年近弱冠,怎的就没个中意的美人儿呢?”

视野范围内再看不见李致典的身影,赵婶满面遗憾的收回目光,暗暗下了决心,要将这城中大家闺秀都寻上一遭,上逍遥门说媒去。

李致典却不知赵婶已在心中为他安排了终身大事,顺着石阶慢慢上了山,在一块写了狗爬般“逍遥”二字的青石前停驻,气沉丹田,单手掐诀,叱道:“开!”

青石应声而裂,现出其后的景象来€€€€

只见云雾缭绕、青竹桃花,隐有鸟鸣兽啸之声,又有泉水叮咚、草虫私语,端的是处神仙地方。

李致典看着青石后的熟悉景象,一时竟有些怔愣。

自封霄阳收他入门、授他修行之法起,至今已是过了足足七年。

他从个垂髫小儿变成了如今的俊朗少年,那位多少有些不大靠谱的师父却是丝毫未变,甚至还显得更加年轻了些。

李致典回过神来,伸手轻抚着那块青石,脸上流露出几丝兴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