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赵韩青认同地点点头,道:“若真如王爷所推测,那内阁中定有他们的保护伞。”

赵国的大臣书写奏章,会被先送到内阁,由内阁大臣整理后,再送至御书房,由皇上批阅。若想要截留奏折,唯有内阁大臣有这个机会。

蒋冲疑惑道:“那又是谁将奏折塞进来的呢?”

司华遥说道:“除了内阁成员不做他想。”

“那这么说来,那塞奏折的人已然知晓幕后之人是谁,那他为何不直接向王爷禀告?”

第52章

“他不出声, 大约是顾忌幕后之人的势力。”

司华遥搜索剧情,试图找到有关山东的特殊剧情,只找到了青州大旱的有关信息, 青州大旱,百姓颗粒无收, 饿死之人万余, 可以说是尸横遍野, 饿殍满地。

司南遥得知此事时,已是初冬,比现在要晚上两个月。他发下雷霆震怒, 命人彻查此事,可查来查去,杀了不少官员, 也未查出山东诸官瞒报青州大旱的原因。

也就是说司南遥并未看到王章的奏折,蒋冲也从未因为此事递过折子。

“王爷, 既然他们在拖时间, 若耽搁久了,怕会被毁尸灭迹, 臣觉得还是尽快派人过去探查为妙。”

蒋冲的话打断了司华遥的思绪, 他点头说道:“没错, 必须尽快派人前往山东探查。蒋大人以为谁去最为合适?”

蒋冲脸上闪过为难之色, 挣扎片刻后, 道:“臣以为周东阳最为合适。”

司华遥微微蹙眉,道:“你就不怕他也参与其中?”

蒋冲深吸一口气,道:“臣虽与他相处不久, 却也听闻了不少他的事迹,这人的品行无可指摘, 臣以为他并未参与其中。”

“你别忘了,他在山东做了十几二十年的官,还曾是山东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百姓爱戴,声名远扬,若山东当真有事,他会不知情?”

说到这儿,司华遥不禁对周东阳起了疑心,沉吟片刻后,说道:“你们猜猜,他为何选在这个时候,当殿找本王的麻烦。”

赵韩青眉头皱紧,顺着司华遥的思路推测道:“难道他是察觉了什么,故意站出来惹怒王爷?”

司华遥转头看向蒋冲,道:“你收到奏折一事,还有谁知晓?”

蒋冲被问得一愣,随即回过神来,道:“门房、管家、还有臣的内眷。王爷是怀疑有人走漏了风声,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故意用这种方法转移王爷的注意,引王爷发怒,提前退朝,给他们应对的时间?”

司华遥深吸一口气,道:“不无可能。”

蒋冲眉头皱紧,不愿相信身边出了奸细,质疑道:“可臣并未收到什么威胁,也不曾有人故意接近臣。”

司华遥清楚他心中所想,道:“许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毕竟在衙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不好下手。况且只要能确保你不进宫,那奏折便不会被呈到本王面前。”

蒋冲点点头,道:“那周东阳如此做,就不怕王爷当真杀了他吗?”

赵韩青接话道:“你怎知他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毕竟有谁敢在大殿上说那番话,周东阳即便再耿直,也不至于愚蠢至斯。”

蒋冲接着问道:“那到底是什么,能比他的性命还重要?”

“这个就需好好查查了。”司华遥顿了顿,道:“蒋大人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蒋冲仔细思量了思量,道:“臣以为刑部员外郎沈玉可以胜任。”

“沈玉?”司华遥在脑海中搜过有关此人的信息,却发现查无此人。

“没错,他擅追查,功夫也不错,是除周东阳外,最合适的人选。”从蒋冲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沈玉的欣赏。

“那你让他夜间去摄政王府一趟,切记要避着人。”

蒋冲躬身说道:“是,王爷,臣定办好此事。”

“你去吧,此事要定要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