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好歹她没再苛刻点,说家里的米面周春兰也不能动。

周春兰脸上满是不可置信,她带回来的那些猪肉没有用的话,那这满桌子上的肉是怎么回事?

她噔噔噔的跑进了厨房里,打开橱柜一看,果不其然,她带回来的那块肉还放在里面,上面一根肉丝儿也没少!

周春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是在上一次羌人来了之后,就回村子把两个儿子带了回去,当时也没有在家里逗留,没有发现家里有什么不对,而回去之后,两个孩子也没有她说些什么。

那指挥着猪赶走羌人的事,要不是她问,两儿子都不带提的。

这个时候,周春兰就有些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两个儿子过于懂事了,懂事到知道她们婆媳不合,又因为奶奶对他们也好,就没办法偏向于她这个当娘的一点了。

周春兰也不敢擅自行动,万一把两孙子教的和婆婆离了心,她丈夫回来不得气得半死啊。

她可是知道,因为婆婆一个女子,艰难的把几兄弟带大,所以丈夫对婆婆很是敬重。

饭桌上,卢年卢余有些不安的看了看厨房的方向,也吃不下去饭了。

王氏给他们夹了菜,低声道:“吃吧,吃吧,家里有米面,你娘能自己做。等下午你娘跟着一起干活了,也就能跟着一块吃了。”

“好。”卢年低声应了一声,低下头继续吃饭。

只是看两个小孩的神情,就知道他们并不是无动于衷。

王氏蓦然心里一酸。

她和周氏起冲突,两个小孩夹在中间,确实为难,又不好帮着周氏,但看着自家娘亲吃苦,自己又怎么能自顾自的吃好喝好。以前倒也还好,虽然有矛盾,但她都是让着周氏的。

日子稀里糊涂的也就那么过下去了。

现在要分清楚,问题就明显的显露出来了。

长期这么下去,对两个孩子并不是好事。

王氏明白,家里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而周氏那懒样,也做不到这般勤快,这样的场景,在家里只会更多。而且一家人,他们天天大鱼大肉,就落下一个周春兰在旁边吃差的。

时间久了,外人也会有看法。

现下看来,分家是最好的办法,分了之后,就随便周春兰怎么做了,她管不着也不用管。

那时候再给两孙子吃的,那也是他们自己贴补的,用不上旁人眼红。

但问题就在于怎么分,按照惯例,老人一般是跟着老大一家的,有周春兰在,他们要是跟老大,那就是去当牛做马伺候人的。王氏可不想这样,她也是女子,年纪又大了,凭什么非得一切都让着儿媳妇。

现在他们能动弹还好,以后老了干不动活了怎么办?

指望着周春兰照顾他们?

那么还有种分法,就是跟着儿子中最有出息的那个。

这在分家当中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会被人说嘴,大家顶多也就羡慕羡慕养了个出息的儿子真好。

所以王氏是想跟着三儿子的。

她和丈夫都是干活勤快的人,三儿子习武需要大量时间,很多活都没时间做,他们跟着也能照顾一二。还有三儿子给的钵钵鸡的方子,做生意也是可以的,跟着不会是拖累。

再说了,三儿子有出息,王氏受苦了大半辈子,想跟着有出息的儿子享享清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就是老二家让她犹豫,两口子都是老实的,以后他们再去卖钵钵鸡的时候,可以让二儿媳妇帮忙,算账的时候给一些银钱,但这段时间要打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她也不好这个时候就分家。

王氏还在这些的时候,卢照却是已经开口了:“爹,娘,我有一件事想要跟你们商量。”

“什么事?”卢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