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帝怀了我的崽 苗五 2865 字 4个月前

忙忙碌碌间,身体的不适似乎都轻了许多,陆望安虽清癯,却神采奕奕,心内无比有成就感,又颇满足。

与右相议事结束这日,慈宁宫的嬷嬷到了御书房,行礼后道:“今日小厨房做了胭脂鹅脯,太后惦记着陛下爱吃,请陛下移驾慈宁宫用晚膳。”

陆望安点头爽快应下,但乜了身边的薛诚一眼。

薛诚权做没见到,缩缩头没有说话。

待嬷嬷行远后,陆望安又开口,“伴伴,知道你担心朕,但朕的身子真的无碍。”

他知道薛诚与太后都是先帝的人,如今薛诚必然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才去求到了太后门上,保不齐那边已然有太后相熟的太医候着了。

“陛下,您的身子关乎社稷,”薛诚硬邦邦地回。

陆望安叹了口气,没再言语,只是乖乖摆驾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早已摆好了膳,颇有几个菜是陆望安所喜欢的。太后一生未养育个一儿半女,也并无多少为人母后的自觉,能做到如此已属难能可贵。

当日陆望安刚刚进宫为帝,执意要迎自己的母妃兴王妃进宫,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事情闹得颇大,逼得他甚至说出了“不愿为帝”的心里话。

€€€€若为一国之君则连母亲都要认作他人,那这一国之君当着又有何意思?

后来,是慈宁宫太后亲至绥极殿,言说皇帝孝心至纯,可为天下表率,有两宫太后亦未尝不可,如此方才平了朝中声音。

只是兴王妃安土重迁,不愿来京,两宫太后的事情便撂下了。

打那以后,陆望安便称太后一句“母后”,倒未必是真的视其为母,却是实打实将其当作至亲的长辈来尊重的。

“阖宫上下,属母后这处的胭脂鹅脯地道。”陆望安咽下一口鸭肉,抬头笑着看向太后。

太后撂箸,也未多作铺垫,开门见山道:“听闻皇帝近来身子不甚爽利,可有此事?”

的确,陆望安吃到现在已经又开始犯恶心,便也随着太后一般撂了箸,道:“一点小毛病,倒劳母后挂心。”

“算来皇帝也有一二年未回兴国了,如今你母妃的生辰将近,不若趁这机会回去看看,再者朝中的岔子也算暂时告一段落,出去排遣下心情也好。”

陆望安自然是知道这样对自己也好,母妃寡居兴王府,他如何能不挂怀,只是虽河道纠纷暂歇,但朝事仍然繁冗,实在是抽不出身去,便又婉言:“朝中事多......”

说话间,一只狸奴一跃到了太后的膝头,太后摘了鎏金嵌宝的护甲捋着狸奴脖颈,悠悠道:“皇帝可是担忧你与左相都不在,这朝中会出什么岔子?”

陆望安一下被戳中心事,正待分辨几句,便听得太后继续道€€€€

“哀家这把老骨头虽成不了大事,看看家倒也可勉力为之。”

话说至此,陆望安只能恭顺起身行了晚辈礼,“儿子多谢母后。”

第34章

京中的岔子告一段落,河道上的收尾工作却还余下好多。

傅€€带着他手下的风纪官一行又在清江浦待了有些日子,待到人马俱到,将陈府赃物运送进京后,他才预备遣早早出来的一行人回去,“离家时间够久了,先在家歇上几日再到阁里上值,这次出来的功勋赏赐待我回京再定。”

手下人猜到相爷另有要事要做,但他大概也只同陛下请示了,估计没打算带他们一同前往。

只是千里迢迢的,出都出来了,手底下人也都是想着多历练历练,倒不着急早回去这两日,决心争取些个。

“相爷,此后的行程可还有咱们效力的机会?”底下人问道。

身在上位而体恤下属是一回事,下属自己努力上进不想提前休息又是另一回事了,傅€€问:“出来好些日子了,不累?”

当中年纪最小的才二十二岁,名叫郁荆,这次出来是求傅€€破格答应的,笑着挠挠头,“累,自然是累的,但学到了东西,累也值得了。”

进了文渊阁后,下地方办案的机会极其少,得益于在出来之前就得了相爷好一通指点,中间又不断收到提点的信件,如此事情才能办得这样顺利。

只是相隔千里之时,书信往来毕竟是有延迟,若能跟在相爷身边学,那自然是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