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傅西辞依旧没生气,宋司鸾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陛下,臣在陛下面前是万万没有小心思的。”

“不仅有什么说什么,还觉得陛下十分亲切,仿佛是熟悉了多年的……友人,所以说话并不避讳,还请陛下赎罪。”

这这这,这让傅西辞怎么生气?更要命的是这些话也算不上什么花言巧语,因为傅西辞会读心,他知道宋司鸾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傅西辞神态反而更温柔了些,宋青越不理解,陛下怎么挨骂后反而更开心了呢?

宋司鸾继续道:“暴君是其他人对陛下的污蔑和误解,如果不是陛下继位,整个国家都会四分五裂。”

“到时候无论是塞外的铁骑,还是南方的部落,都会对中原动手。”

“中原这边起义军频发,也会陷入一片混乱,民不聊生。”

宋司鸾眼睛亮亮的:“是陛下的出行才避免了中原遭受这样的结局,陛下应该是整个中原的救星。”

至于推行新作物时的暴力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一批出来后百姓立马就改了口。

只是热衷于抬杠的名士们“拉不下脸”来对傅西辞道歉,主要也是害怕一认错,那就是真错了,就要受到陛下的惩罚。

由于潜移默化所以理所应当,又没有任何出头的人反驳引领,这才导致舆论上造成“陛下是暴君”的固定思维。

至于陛下当初陛下杀父弑兄取得皇位,经常被人诟病,可这群人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不到陛下受的苦,反而想让陛下对先皇有情有义。

问就是先皇是陛下的爹,爹就没有做错的事情,长辈无论做什么都得理解,忍让。

实际上傅西辞在宫中吃饭穿衣都成问题,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还未及冠就被先皇扔进军营里同起义军厮杀。

不给粮不给人,只给死命令,最后怕傅西辞功高盖主,明明能打退夷人却非要召回。

授命于另外一个将军抢取傅西辞的功劳,而那个将军在后来夷人来犯时,为保京城带着自己兵吃了一城百姓。

那群迂腐的臣子却只知道天天上书规劝先皇勤政爱民,可那些折子先皇连看都不看。

提起这些宋司鸾恨恨的锤了下桌子,倒是把自己的手掌给锤红了。

傅西辞在万千唾骂中长大,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做的对。

心情愉悦激动一下,他交 醣 €€ €€ €€ 珈 €€ 您 蒸 礼捧着宋司鸾的手擦拭。

宋司鸾居然也没觉得不对:“至于杀异姓王,结党营私权臣,阉党等等。”

“那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为整个朝廷祛除害虫。”

无论是异姓王还是结党营私的权臣,前者意图谋反,再次将整个王朝拉到战火中。

傅西辞其实并不在乎谁来做皇帝,只不过其他异姓王不肯放过傅西辞,毕竟傅西辞虽然不受宠,被先皇厌恶,可傅西辞是正儿八经的嫡皇后嫡子。

先皇死后,傅西辞就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其他异姓王才不会留傅西辞这个祸害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傅西辞和异姓王之间只有你死我活。

那些说异姓王不该杀的,怎么异姓王杀傅西辞的时候不跳出来蹦€€?

后者权臣其他的不说,就说贪污腐败和冤假错案,光这两个罪名就足够了。

宋司鸾最后道:“我刚才说的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

“嗯?”宋青越一时间没跟上思路,但傅西辞脑海里又冒出新的词语,于是他就说了出来:“舆论战。”

掌握话语权才能建立威信,才能让其他人听到傅西辞的政令。

傅西辞原本心思没朝这方面想,毕竟他由于从小到大的经历,所以对任何人充满防备。

被诬陷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想着再去辩解什么,一方面觉得清者自清,一方面也觉得没必要,对方蠢钝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