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武宗:怪我咯?
现在看来,瑛瑛的脾气相对原历史还是好许多。
秋瑜将毛笔搭在嘴上,哪怕心里好奇历史上禹武宗由地狱乐子人逐渐走向仁君的契机是什么,却又觉得在这个时空,并没有地狱倾向的吕瑛恐怕不会有这个转变的阶段了。夜深了,吕瑛起身点了灯,又将头发放下,要换寝衣歇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动人,吕瑛的头发黑压压的,在灯光中折射着润润的光,就像黑色宝石化作了丝,温润坚致。
飞霜端来洗漱用具,吕瑛不用人伺候也能自己打理干净,飞霜便为他篦头,飞云泡了温温的果茶过来。
飞雨如今管泽的戏剧文艺发展,已随吕晓璇去了吕宋,而飞雪管财务,就留在了琼崖岛陪沐跃。
秋瑜哼着小曲,屋外传来打更的声音。
噔噔。
打更人喊着号子。
“小心贼人。”
“平安无事。”
这是南禹独有的民间风情,若换了琼崖岛,这时港口说不定还亮着灯,一些商户还在和买家扯皮呢,还有军士也要出海巡航,军营里还有做夜晚训练的,又有各处上晚上扫盲班的奋进百姓。
在听见“小心贼人”时,带着护卫们洗漱的梅沙还被口水呛了一下。
“这块土地的一切仿佛亘古不变。”吕瑛举起照年镜,抚摸着柄上的玄鸟,“皇宫贵族、文臣武将,斗来斗去,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随波逐流走完或长或短的一生,几百年、几千年都是这个调调。”
飞霜是近臣,她大着胆子问:“不是这个调,又是什么调呢?”
吕瑛浅笑:“我也不知道,走下去才能看到一点。”
但他想看的是什么,秋瑜也不知道。
到了半夜,外面响起了喧闹之声。
秋瑜按住被惊醒的吕瑛,爬起来披了外衣,提着剑冲出去。
第108章 人才
吕瑛和秋瑜正在太湖边上,再往北走就是苏航道的苏州府,往东有泸港,往西是应天府和大京,而在苏航道最北边是海州,海州北边就是北孟的地界了。
此处风景挺好,商贸也繁华,尤其是红灯区生意好得不可思议,高级的工作人员能陪王公贵族,低级的那些招来的客人便是跑海的汉子。
秋瑜出门逛了一圈,回来时就和吕瑛说起八卦来:“有个书生要带花魁娘子逃跑,被打死了,他那个即将考举人的哥哥要给他讨公道,闹起来了呢。”
吕瑛:“大半夜的闹?”
秋瑜:“白天逮不着花船,只有晚上才能带家丁闯那船上去闹腾。”
这说来也是两方势力的对决,一个是耕读世家出身的年轻小举人,马上就要启程去秋闱的,另一边则是本城的地头蛇,管了那长河诸多花船生意的,自然,前者社会地位更好,后者武力更强,撕起来很有看头。
在琼崖岛,文人狎妓的故事没什么市场,一,认字的人太多了,而且每次哪个文官搞事情被砍头了,都会拉到老百姓看得到的地方砍,情节严重还要排戏剧帮丫遗臭万年一把,文人在泽国老百姓眼里没有任何光环。
二,泽国禁止红灯类行业。
但琼崖岛扫盲是吕瑛咬着牙砸钱,甚至出动军队扫盲这种跨时代大招才做出成果的,很有点大力出奇迹的意味,但南禹上千万人口,让吕瑛对着这片广阔土地大力?可别逼死年仅十四的小人家了。
苏杭这两道算是南禹文盲较少的地方了,也就百分之九十五而已,而且大家都很尊重会读书的人,不尊重也不行,很多读书人都兼职了农民们的主家。
在这么一个地方看文人笑话,就和看体面人破防一样,有一种混邪乐子人独有的恶趣味。
秋瑜本来是个不背地里说人是非好人,但架不住这次犯事的家伙史书有名,还是恶名,于是他难免和吕瑛叽叽咕咕了半个时辰那个叫孙紫珍的文人在十里香软红河上的各种糗事。
吕瑛直打瞌睡,含含糊糊:“他们家在你做生意的时候扒过你铺子的保护费啊?”
秋瑜:“咳咳咳咳!不是保护费,是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