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侯府对外的说辞是周安身体不适, 长辈体恤。但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 是侯府怕接着办丧事儿。
周安虽然心里很失落, 但好象也没办法,谁让他命不好呢。他长这么大,就没进过侯府。也没见过亲人们长什么样。陪伴他长大的,就是奶嬷嬷和一个管家。
再失落,日子也得过下去。德林大师只说他克亲,并没有说克别人。
周安就想着,读书考个功名。到时候出走游宦一番,也算不枉此生。只是,周安在读书上,好象一直没什么天分。一直到十五上,也没考上童生。
一般到他这个年纪,家里应该给说亲了。不是被断定克亲嘛,所以,周安也没想着娶妻。至于纳妾,也没想,纳了妾,终究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呢,最后孩子还要被克死。再说了,就是妾,虽然不是妻,但会不会被克死,也说不好。
可能是和自小的经历有关,周安对男子之事看得挺淡的。他他已经经历了丧母之痛,承受不住身边的人一个个因为他死去。
从小到大就没见到过亲人,不是孤儿,也跟孤儿差不多。读书又不顺,十六岁的少年就有些忧郁。
一天,周安去他名下的一个庄子上散心。他外家毕竟是卫国公府,实力不差。他娘死后,他娘的嫁妆就归到他手里了,由他的管家帮忙打理。
阴差阳错的,周安居然被一个佃户的女儿给算计了,春风一度。
本来遇到这种事,这个佃户的女儿是不能轻饶的。只是,想到自己悲惨的人生际遇,不知怎么的,周安心一软,轻轻放过了。为了不让佃户的女儿难做人,还把事情瞒下来了,没有声张。
不过总归是心情不太好,第二天就走了。
五年之后,周安心血来潮,又去这个庄子上散心,偶然发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在被其他佃户的孩子们欺负。
他心软,看不得这个,就过去问了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是个孤儿。亲妈难产没了,他爹也伤心过度没了。祖父家里嫌小孩儿克亲,不愿意养。庄子上有户人家,正好家里没儿子,独生女儿又刚好出了意外没了,就抱回来了。
只是,前年,小孩子祖母得了风寒没了。前几天吧,他祖父也生病去世了。这不,孩子就成孤儿了。连他祖父,也是庄子里的人帮着安葬的。
现在,这个孩子是吃百家饭的。
也不是没有街坊邻居照顾他,但好多人家自己条件也有限,不可能做到天天安排人跟着他,最多就是给口饭吃。这不,大人没看到的地方,就被欺负了。
又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周安再想想自己的身世,比人家也强不了多少。就有种同命相连的感觉,当下动了恻隐之心,就把孩子带了回来,让下人好好照看。
总归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不至于少了他一口吃的。好歹也是一条命,既然遇上了,护他平安长大还是可以的。
小孩子姓梅,叫梅江。梅宁小小年纪,很懂事。还抢着干活。
周安身边也不缺丫环小厮婆子的,自然没必要使唤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庄子上的生活也简单,远离了嘈杂和喧嚣,梅江平时就跟着庄子上佃户以及下人们的孩子一起蹦蹦跳跳的。平时换季的衣服,周安会让人帮他准备好,包括平时衣服破了缝缝补补,丫环们也很乐意帮助这个嘴巴甜的孩子,平时吃饭,梅江就跟着下人们一块吃。
别说,这个小孩子和周安还是有些缘份的。两人都不吃韭菜,吃了浑身起疙瘩。不吃生蒜,吃了生蒜就烧心。
除了生蒜和韭菜,周安还吃不了羊肉。周安不吃羊肉,下人们平时自然是不买羊肉的,不过,逢年过年的时候,周安还是会特地让人买上半只羊。从他小时候开始,就是下人们在照顾他,他能平安长大,这些下人们功不可没,在周安心里,他们就跟家人一样。周安也不愿意为了自己委屈了这些陪他长大的亲人。
小梅江吃了羊肉后当下就开始不舒服,症状和周安差不多。
因为这些经历,周安和小梅江还颇有些同病相连的感觉,两人身世本就有些相似,没想到,不吃的东西都一样一样的。
因此,周安对小梅江就更多了几分亲近。更加叮嘱大家照顾好小梅江。
又过了一年,周安又去那个庄子上散心。偶尔听到庄子上有长嘴婆子在吐槽梅江的姑妈柳凤。
说梅江可能是柳凤的亲儿子。柳凤当年虽然没显怀,但是生育过的女人细看还是能看出来怀上了的。当时庄子里的人私下也没少议论。只不过不好当面说罢了。
而且柳凤突然就去世了,然后就有了梅江。梅江抱回来的时候,有人看见过,就象刚出生一两天的婴儿。按理说,就算是家里不肯养,想找个接盘的,也没那么快吧。哪就这边不想养了,那边就来个人要孩子的?毕竟,好多人家都不富裕,富裕的宁可养表姑娘表少爷,也不会养没亲没故的呀。
也不知道柳凤在哪里怀了哪个男人的野种。估计她爹娘都不知道,不然,临死前,怎么也得交待一下街坊四邻的,帮忙把梅江送到亲爹那里去的。
孩子亲爹再不好,好歹是亲儿子,稍微尽点心,总比没血缘关系的外人强。
不知道怎么滴,周安就想到了,当年算计他的那名女子。如果她要是怀了孩子,生下来是不是也要被人说是野种?
当年,他有点心烦,也没细问那个女的叫什么。随手就打发走了。
既然想到这儿了,离得又这么近,就查查吧,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