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他才回来,已经是个干净又体面的人了。
“少爷,我回来了。”
“嗯,审的怎么样?”
“还在审,我回来陪着少爷。”
“也好,脖子绑的有些紧,不太方便,你帮我那本书,我靠着看会儿。”
早川闻人是个硬骨头,一时半刻审不出什么东西来,林舒等到夜里,便放弃了,让大家慢慢来,别一下子把人弄死,一定要撬开早川的嘴。
王大虎让人去交代他的命令,自己则是寸步不离的守在门外。
六子比他还夸张,铺了地铺在林舒的床边,死活要给林舒守夜,不让守就苦着脸抹眼睛。
林舒磨不过他,只好同意了,吹了灯,林舒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来是后怕,二来是想杜北了,这会儿情绪正脆弱,不免觉得委屈。
握着杜北送给他的匕首,林舒自己开解自己,局势这么乱,安定天下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又过了几日,他脖子上的纱布已经可以不绑了,伤口结了痂。
“少爷,将军送了礼物回来,特意给少爷寻摸的好东西啊,瞧瞧。”六子捧着一个红木锦盒,满脸笑容,催促着林舒打开盒子。
林舒先取过信来看,原来他受伤的事杜北已经知道了,信中十分诚恳的和他道歉,还发誓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叫他安心养伤,其他事都甩给孔杏春去做,还说给他找了一些有趣的小玩意,让他拿着玩。
“怎么这么快?”他脸上全是笑,珍惜的将信纸重新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收起来。
“听说是特意准备了一只信隼,专门用来送给少爷的信。”
“这...哪里至于这样。”嘴角已经不受他的控制,眼睛里也溢满了开心,勉强挤出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心里已是百花胜放了。
“将军重视少爷啊,如珠如宝。”
林舒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个小巧的水晶球,“洋玩意儿?”
虽然嘴巴上有点嫌弃似的,实际拿着水晶球不住的摆弄,背面的发条拧了好几下,一松手,水晶球居然发出了声音,叮叮咚咚的。
“还挺好听的,这里头是个小人?”林舒仔细盯着看,低声嘀咕着,“头这么大,难看死了,还不如做个他自己的样子放里头...”
六子听了一耳朵,决定悄悄告诉将军,说不准以后能再送个更合少爷心意的水晶球来。
随后的几日,每天都有新奇的小玩意送过来,林舒心底那点委屈立刻被抹平,甚至连差点死了的后怕都忘了,每日喜滋滋的忙活着。
反而是把审问早川闻人的事交给了孔杏春,他去继续忙城中建设的事,皇宫被打下来了,也要简单修缮一番,以备爹爹登基之需。
还要把收上来的粮食分发下去,余下的再拆分两半,一半送去前线,一半装进粮仓。
京城人越来越多,没人要的小乞丐也越来越多,都被他收拢起来安置在慈幼院,不满十岁的做糊纸盒子、裁纸、拾柴等轻巧些的活儿,十岁以上的大孩子做铡草、劈柴、磨粉、搬运东西等需要费力气的活,每天每人五文钱的薪水,再加两顿饭。
这么一来,慈幼院赔的钱就少了,偶尔甚至不赔钱。
林舒好像天生就会这些事一般,明明不是简单的事,他处理起来却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腊月末,杜北带的杜家军和罗刹人在鄂霍次克海打起来了。
翻过年的元宵节,倭国以杜家扣押他们亲王的罪名进攻津城港。
同年三月,和杜家隔江而立的蒋三春出兵,十万大军登上战船,准备越江入侵北部,被早有准备的杜家军拦截,开始了缠斗。
至此,杜家军三面受敌。
五月,林舒带着人马回到津城,杜家军的大本营。孔杏春则带着火铳营和林舒准备的物资、武器前往鄂霍次克海支援杜北。
六月,东北驻军主动与杜北联手,将罗刹人斩杀于鄂霍次克海,遏制了罗刹的扩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