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时不时的还飘来一具被洪水冲来的百姓尸首,看的谢来眼眶湿润。他让附近人辨认,若能辨认最好,不能辨认也不要留着,直接火化下葬。以免发生瘟疫。
几名熟练的治水师傅在堤坝上面观察之后,就来给谢来汇报,堵是堵不住的,得疏导。把这洪水疏导去另外一条河中。只是这从哪条路线最合适,他们也还没算出来。
谢来皱眉头道,“那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治水不是小事情,你们都是本地治水的老人,有经验。也有认识的人。都可以举荐。”
几个师父正在说话,旁边的县令低着头凑了过来,“谢大人,下官倒是有人可以举荐。”
他现在是真的怕谢来。
知府大人都被说抓就抓。城内大户也是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抓人抄家。谁能不怕呢?想到自己之前也做过一些不干净的事情,现在这县令怕极了,就希望能将功赎罪。
谢来道,“是何人?”
“是金池县令。不过已经被知府大人罢了官,正闲在家里。下官是听说……当初洪水还没来的时候,这位就写了折子上报知府大人,只是知府大人没当回事。后来……再有事情的时候,这位又上了折子,大人直接把帽子摘了。还说要上报朝廷。”
谢来问道,“你怎么知道他那折子就一定有用?”
“下官也是听本地一个商户在府上吃酒念叨过……咳咳,说起这个事情,说这金池县令所在的金池县受灾最小,是因为早有准备。他那折子大人也看了,觉得有用。东州府的大户当时已经积压了许多粮草,担心若是洪水改道,怕粮食砸在手里……”
谢来气极了,“这些畜生,只抄家可真是便宜了他们。回头这些事情都要测查清楚。千刀万剐都不够赎罪的。”
这县令打了个哆嗦。
谢来就立马安排人去请那位金池县令。金池偏远,说不得要几天路程,谢来自然走不开的,不可能去来一个三顾茅庐请大才。
他得留在大堤继续指导抗灾工作。
看着这些民夫忙碌,谢来就寻思着得增加大夫的人数。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还要搞一个疫病防治工作小组。
他正琢磨着让谁来负责这事儿,宋州就来了。
远远的就对着谢来行礼。
“大人!东州宋家宋州,前来拜见大人。”
“是你啊。”谢来微笑。这是宋城的哥。
谢来看他来了,还是挺高兴的。今天出门的时候,他也是准备在家里等他的。但是想到好事多磨这个成语,所以他就出门了。
总不能让宋家这一步走的太顺,到时候不珍惜。
见宋州还是来了的,谢来心里很欣慰。自己没看错人。宋城的家里人倒是还算不错。可用。
找了个凉棚,谢来就让其他人离开,自己和宋州单独说话。
宋州也不含糊,主动提起了如今东州的情况严峻,愿意协助谢来抗灾。
谢来道,“你们宋家能提供什么?”
“我们宋家主要是以药材生意为主,但是也做粮食生意,我们宋家愿意拨出一部分粮食出来。”
宋州说完之后,又担心道,“只是本地一些商户毕竟是树大根深,日后难免要压制我们宋家。”
谢来道,你们本地商户出了好大的问题,我本意是不想和本地商户合作的。反正若是谁家不配合,我便找出一条罪状来直接抄家。我相信没有一家是彻底干净的。”
宋州:“……”
“直接抄家对我来说反而更方便,这样一来,所有的财力都能派上用场了。”
“但是你刚刚说了这些,我也考虑了一番。愿意给你这个投诚的机会。”
原本还打算谈条件的宋州这会儿一句话也不敢说了。这位抄家是真的敢啊。
哪怕这位谢大人事后回了都城受处罚,这些银子也花出去了,回不来了。说不定本地的商户也早就被处分了。
所以没人敢和谢大人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