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攻一万岁 北风吹 3448 字 4个月前

一早起来,家中没有罗老汉,苏俞到底有些不习惯,人的习惯真可怕,才穿越多长时间,他就将自己当成罗家的一份子了。

独自一人,他也没兴致忙早饭,洗漱过去出去解决了早饭问题,然后便拿着一张单子去搜集上面的材料,他想要尝试酿酒了,有现成的酿酒经,不学习利用起来,那就太可惜了。

幸好昨日领了一笔稿费,否则想要凑齐这些材料会很困难,一边搜集材料一边还在苦恼,到底要怎么跟小罗岳解释,小罗岳自小跟爷爷相依为命,乍然跟爷爷分开怎能接受得了,唉。

因为处于学习阶段,苏俞选择了最为基础简单的两种灵酒,以灵米为基,再辅之以十几种灵药,又是处在琉光城这样的地方,所以材料很快便买齐了,都收进了储物袋里,最后又买了十几个酒坛子。

这天也没再急着赶去书院看书,将材料买回来后苏俞就着手处理起来,多亏罗老汉离开前的那晚跟他谈了许久的酿酒经,罗老汉之前自己应该酿过有经验,对他说的都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否则苏俞没那么容易上手。

忙了一整天,间隙还抽空看带回来的书,等太阳落山时,看着十几个酒坛里都装满了原液,苏俞心中生出一种满足感,他要求不高,只要其中一半,不,三分之一能出灵酒,他就非常满意了,要知道这可是他第一次酿酒,起初笨手笨脚,还浪费了些材料,幸好他有先见之明,买来的材料只有多没有少的。

看看天色,苏俞心里惦记着小罗岳,于是将自己收拾干净,决定去书院找罗岳。

也许他可以拖到小罗岳休息的时候再跟他说明,可拖这些天又有何用,这期间他不能一直不去书院,只要去了,总有跟罗岳赵铁牛碰面的时候,那时他能一点不显露异样?所以还是尽早告诉小罗岳一声吧。

填饱了肚子,苏俞前往书院,在宿舍找到正在看书写作业的罗岳和赵铁牛,两小看到苏俞时开心极了。

“苏哥哥怎么现在来找我们的?苏哥哥晚饭吃了没?”赵铁牛热情道。

苏俞摸摸这家伙的脑袋,笑道:“吃了,来找你们玩儿,跟苏哥哥出去走走吧。”

苏俞将赵铁牛一块儿带上了,到时有小伙伴安慰小罗岳应该更好些,这时赵铁牛还不知道苏俞交给他的任务,高兴地点头应下,还跟苏俞讲书院里有哪些好去处,晚上的风景跟白天不一样的。

离开了宿舍区,赵铁牛的嘴巴啪嗒个不停,相比之下罗岳就安静许多,抓着苏俞的手乖巧地走在一边,这对小伙伴的性格正好互补,苏俞看到前面有个亭子,说:“我们去亭子里坐会儿吧。”

“好啊好啊。”

亭子里没人,坐下后苏俞从储物袋里取出一些灵果零嘴,看着罗岳吃得高兴,苏俞心中越发不忍。

小罗岳到底是个聪明孩子,发觉苏哥哥眼神有异,抬头看过来:“苏哥哥有话要跟小岳说?”

苏俞疼惜地摸摸他脑袋,狠心道:“小岳,你爷爷离开了。”

罗岳咬灵果的动作停住了,愣愣地看着苏俞,有点不懂这话里的意思。

赵铁牛迷茫地看过来,苏哥哥在说什么?

苏俞将罗老汉留的储物袋取出来,推到小罗岳面前:“这是你爷爷留给你的,里面有封信,苏哥哥没拆开来看过,小岳你先看信。”

罗岳终于消化掉苏俞话里的意思,可这也是他最无法接受了,爷爷离开了?爷爷离开他了?将他一人丢下了?这怎么可能?

罗岳急切地拿过储物袋,从里面取出一封信,赵铁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瞪得老大,罗爷爷怎会走的?罗爷爷走了,那小岳该怎么办?

罗岳拆信时,眼泪也刷刷地流下来,他就这么泪眼朦胧地看起信来,看完信后“哇”地哭出声,扑进苏俞怀里:“苏哥哥,爷爷真的走了,爷爷不要小岳了,哇哇!”

苏俞起先不忍,听到这话又有点忍俊不禁,想要敲敲这小孩的脑袋:“罗爷爷怎会不要小岳了,罗爷爷只是有急事要去办,等办完事就会回来接小岳的。”

他一手抱住罗岳,一手拿过边上的信,罗老汉留给孙儿的信比起他的简单得多,但信里透露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是修士,所以让小岳不要担心爷爷,爷爷办完事就会回来,苏哥哥会替代爷爷照顾他和铁牛。

至于其他的,罗老汉什么也没说,只让小岳听苏俞的话,在爷爷回来之前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修炼。

边上赵铁牛急了,他的小伙伴什么时候这么伤心哭过,笨拙地安慰道:“小岳,你别哭,罗爷爷就是去办事了,”他急得抓耳挠腮,“你看看我,爹娘也不在身边,小岳你就当罗爷爷和我爹娘一样留在兰宁城了。”

一大两小都没发现,亭子后面的假山上躺着一人,原本正在看星星,却被人扰了清静,现在又哭了上,啧啧,小孩子就是麻烦。

第24章 小师叔

假山上的人等了会儿,亭子里的人还没走,小孩也抽抽噎噎个没完,正当他耐心要消失时,传讯器有了动静,假山上的人“咻”地一下不见了踪影,亭子里的一大两小丝毫没有发觉。

苏俞预估得不错,带上赵铁牛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在铁牛的安抚下,罗岳渐渐止住了哭声,不过两眼通红,手里紧紧拽着爷爷留给他的信,声音坚定地说:“苏哥哥,我要努力修炼,爷爷不回来,我以后出去找爷爷。”

苏俞摸摸小孩脑袋,说:“好,我们都好好修炼。”

这孩子懂得也许比赵铁牛要多,猜到爷爷的离开并不像信上所写的那么简单,也就是说一时半会儿无法回来,想想一个修士会在什么情况下带着孙儿扮成凡人,而且一瞒就是多年,除非是迫不得已,为了躲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