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安抚性地拍拍她的手背,跟她说了些关心的话,周围人瞧着他们俩感情好,嘴角也跟着上扬。
柳兰香在一边瞧着,心里头是又暖又麻,暖的是若哥儿又多了位干娘疼他,麻的是自个儿都还没喝上儿媳敬的茶呢!此刻她恨不得立刻就到“亲迎”那日,让若哥儿成为顾家名正言顺的儿媳。
她的视线就转到了顾允身上,顾允与她对视上,似乎感受到了自家亲娘的迫切心情。
但其实,他才是最着急的那一个。
“今日这有些突然,我备好的东西都还没拿来呢。”周兰还没被喜悦冲昏头脑,这会儿忙使唤周浪回家去取来,“浪哥你快去,去把先前做好的那副碗筷拿过来!”
周浪立刻起身离去。
认了干哥儿,干亲必然要给他备上新的碗筷,寓意着他未来也要吃自家的饭了。
那副碗筷是用好木料做的,上面还雕刻了花,显然是周浪的手笔。瞧着精致好看极了,那木碗的边上也是一圈一圈的花纹,不难看出是用了心思弄的。
沈若双手接过碗筷,差点儿习惯性地要将谢谢说出口,但止住了。
收下后沈若便直接用这副碗筷吃饭,顺带着夸了好几声,直把他这个新晋的阿兄给夸得面红耳赤。
“哪有你说的那样好。”周浪简直有些招架不住。
沈若一本正经道:“有的,干阿兄这手艺可比镇上那可房梁的木匠还好哩。”
他还真没说假话,镇上那个刻横梁的木匠的手艺沈若见过,就是先前给蓝帆的“阑珊珠宝行”搞装修那会儿就是请了那师傅弄的,但是雕刻手艺着实一般,后来还是拖了别人找了隔壁镇上一个老木匠过来雕刻的。
这时代许多工种都没有细分,所以木匠会做的活计也很杂,只要是有关于木头的那木匠都得会,不然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木匠。
沈家村里唯一的木匠沈木他也会雕刻,但是沈若观察过,就按雕刻的手艺来看,显然还是当初学过如何雕刻喜鹊的周浪更胜一筹。
周浪憨笑着抬手摸了摸后脑,有些不好意思了。
“对了,先前和你们商量的事儿,过两日便开始做成不?”沈若指的是纽扣按件计费的事儿,还有请周浪去小摊上帮衬,毕竟要做那定制的名字挂件呢。
还有先前和周兰说过的小作坊,自然也要提上日程了。
“成啊。”周兰这会儿脸上的笑根本掉不下去,沈若说啥都说成。
沈若笑着摇了摇头,对她这样的高兴心里头也暖暖的。
“那行,先前还说了咱们的’家庭扫盲班‘等我娘回来就能开始了,”沈若环视一周,笑着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儿正好大家都在,那就现在开始吧?”
沈若说着便看向了顾允,冲他眨了下眼睛。
先前是顾允自告奋勇说要来教课,沈若原本想着这太“大材小用”了,但是顾允“大材小用”的地方确实也不少了,也不多这么一件。
沈若内心默默捂脸,还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要给家人扫盲,他已然学了不少字自然也能做到了,让顾允来那确实是“杀鸡焉用牛刀”。
不过沈若知道顾允其实是很乐意的。
顾允对他颔首,于是便起身,带着一屋子人往外走。
沈若先前就准备好了许多个沙盘,先前放家里的时候就充当做端菜的托盘了,此刻李善桃和柳杉瞧见他进厨屋拿出来的东西之后才知晓,这竟然是用来学字的东西么!她们可用来端菜使了不短的时间了。
“学字伊始先不用纸笔,将字形在沙盘中写出熟悉后,再往纸上写,效果会好。”顾允解释道。
“哦哦哦。”大人们都应声,一个个搬了长凳子在外头坐着,端坐着乖巧极了,听顾允教学听得可仔细了。
沈若又搬来一块大木板,还拿来一根炭笔递给顾允,他人就站在木板后头充当一个人形架子。
着实是有些简陋,但目前来看还够用。
“我来当你的助教。”沈若俏皮地冲他眨眼,说道。
顾允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因太白话能明白若哥儿的意思,他“嗯”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