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跟着卫昇他们来城里,郎彩花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学会说普通话!哪怕店里以后不需要她了,她去给人当保姆,扫马路,也坚决不回老家了。

她在老家没房子没地,靠这点手艺活,现在还能养活自己,老了咋办?

幸亏客人们喜欢吃她做的艾叶粑粑!

郎彩花抿着嘴笑了笑,汤四有也知道她不会说普通话,本来也没指望能得到什么回答,谁知道她憋了一会儿,居然憋出来几个字:“加!我能做!”

好家伙!还真被这老妹子把普通话给学会了?

汤四有抬起手,冲郎彩花竖了竖大拇指。

这天晚上,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其他人拖着疲惫的双腿打扫卫生,后厨也在忙活着,把没用完的食材放进冰箱,桌面和地面都擦干净,这样明天上班就能直接开工了。

前面,汤四有打着哈欠,盯着收银员把今天的流水盘了一下,看到当天营业额数据的瞬间,汤店长打着哈欠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卧槽!七万八千四?”

他预想过今天的流水应该不错,午饭的时候基本上每桌都翻了一次台,晚餐更多,有的桌子翻台翻了四次。

可一天的营业额就将近八万块?

那岂不是意味着,要是他们店生意一直这么火爆的话,每个月营业额就能达到两百多万?

“店长,这个还只是咱们店里的堂食,你忘了咱们还有外卖订单没统计进来?”收银员小声提醒道。

汤四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第148章

“小满哥土菜馆”开业爆火!

一开始过去打卡的大多数都是卫昇的粉丝,还有一些刷到视频,听说这家店用的全部都是从郎山贫困山村采购的食材,反正在哪吃饭不是吃饭啊?去这家土菜馆吃饭,还能顺便帮助一下郎山百姓脱贫致富,于是很多本地的网友也过来照顾生意了。

可“照顾”一次之后,土菜馆大灶现做的各种郎山土菜,还有风味独特的艾叶粑粑、糯米肉圆子、炸米饺……迅速让这帮吃货们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天三顿饭都到店里吃!

土菜馆开业不到半个月,郎彩花一个人做点心就忙不过来了,汤四有立刻给她安排了两个小工打下手,即便如此,每天店里的点心也依然供不应求。

没办法,圆子和艾叶粑粑这种东西,不光是店里能吃,多点一份打包带回家, 第二天放在蒸锅里热一下,依然很好吃,而且,因为馅料是郎彩花自己调配的“秘方”,跟网上卖的都不一样,别处吃不到,基本上每个来店里吃饭的客人,临走的时候都会叫上几份打包带走。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一个经常来店里吃饭的老人家,一口气就要预定两百份糯米肉圆子和艾叶粑粑,还问他们能不能送货上门。汤四有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位老哥要过寿,嫌弃家里晚辈给定的甜品没味儿,一定要换成他们家的点心……

线下堂食都这么疯狂,更别提线上的外卖了。店里现在已经有不少“死忠粉”,每周都会一口气在网上订够一周吃的量,放在冰箱里冻起来,吃的时候直接上锅蒸熟,又方便又好吃。

郎彩花带着俩徒弟,包点心包得手都快断了,也勉强才能供应得上店里每天的用量。

到了月底,店长汤四有盘账发现,店里的特色点心销售额,居然已经占据了全店当月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这下子就连卫昇都惊动了。

这必须得重重奖励呀!

于是,下个月10号发工资的时候,郎彩花的工资加奖金,轻轻松松就超过了店长汤四有——基本工资五千五,全勤奖励八百,菜品创新奖两千,这些都不算什么,占大头的是销售提成,因为店里的点心卖得太火,上个月,郎彩花光是提成奖就拿了两万多!

给人打工也能赚这么多?!

郎彩花盯着手机里刚收到的工资到账信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她的印象里,镇上最赚钱的就是开小超市的老板了,听说他们家过年的时候,最多一个月挣了三万多,几乎是山里很多人家几口人一年的收入总和了。

可现在!就这么一个月,她一个人就挣了三万块钱!

“哈哈~这算啥?彩花妹子,你好好干,跟着咱们卫总,这辈子都吃喝不愁的。”说罢,汤四有左右看看,压低了嗓门八卦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听说,咱们省城有大老板特意请大师给咱们卫总看过面相,你猜怎么着?”

“大师怎么说?”郎彩花心头狂跳,不敢置信地看着汤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