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叔,丁婶,您二位这个月的工资和绩效出来啦!您看一下,没问题的话,明天工资就会打到您和丁婶的卡上。”

黄卫军接过他和老伴的工资条,从上衣口袋摸出一副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

没想到他做了一辈子农民,临老了,居然还拿上了工资。

只是,展开工资条一栏一栏看下去,越看,黄卫军越是不敢相信。

“底薪两千元,这个没错的。”

“上个月直播时长延迟共计47个小时,加班费共计940元,这个也没错。”

“销售提成25790元?!大头你没算错吧?”

看到销售提成一栏,黄卫军已经不淡定了。

再看看后面,还有全勤奖八百元,当月带货前三名PK奖金8500元,单单是这个月,他们夫妻俩就赚了三万多块钱?!

“嘿嘿~这算啥?等咱们这个账号粉丝越来越多,明年小满哥那边的土特产也能给咱们供货了,咱们赚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绰号“大头”的财务催着黄卫军赶紧签字,下午还有其他主播要来确认工资条呢。

第二天上午,黄卫军的手机里,就收到了银行发送的工资到账短信。

“春霞,你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爬满了葫芦藤的篱笆墙边,老夫妻俩抱头痛哭。

第126章

直播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不光给黄柏村的村民提供了一条赚钱自救的路子,也意外吸引了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

A省有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慢病专科医院,看了黄柏村的直播后,听说村里现在还住着近百位慢病患者,主动联系到他们,表示可以每年为村里安排两次上门义诊活动,另外,医院还有线上一对一咨询问诊服务,也可以对黄柏村开放——本来这项业务是只针对医院的贵宾卡会员的。

紧接着,看到村里很多慢病患者行动不便,又有家庭医疗设备代理商,向黄柏村捐赠了一批拐杖、轮椅、牵引设备等。

有开眼镜店的老板表示,可以为全村的老人都配两幅新的老花镜,因为直播的时候看到有些老人用的老花镜,镜片都快用成磨砂的了。

……

与此同时,节目组和当地政府为黄柏村“量身定制”的“安家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这是卫昇那位好朋友江小满提醒他们的。要想让黄柏村这帮人能真正在郎山安家,最要紧的,就是要让他们人人都有事情做,有钱赚。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以前是家在哪里,事业就在哪里。现在这个年代,年轻人可以不结婚,但绝不能不搞钱,所以,事业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就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现代人为了生活,同样会选择在自己创业打拼的地方安家。

于是,东乡镇联系到了本地的养猪大户、养鸡大户等特色养殖户,专门为黄柏村的村民举办了一个特色养殖专场采购会。

考虑到很多村民因为疾病原因,身体不便,镇上组织了一批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大家需要的猪崽、鸡雏、鸭苗、羊崽的数量,统计完成后,再拿去和养殖大户们谈了一个团购价。

接着又组织了一批泥瓦匠,采购了一批红砖水泥,上门帮忙修缮破损的笼舍猪圈之类的。

不到一个月,黄柏村搬迁过来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养上了家畜家禽。

用江小满的话说就是:有了这些小可爱天天追着讨食吃,黄柏村的乡亲们就顾不上惆怅思乡了……咳!

除了帮他们发展家庭养殖业之外,东乡镇还委托江小满帮忙,采购了一批金丝皇菊苗和金银花苗。

这两种经济作物,目前已经在郎山村引种成功了,江小满还大方表示,可以无偿为黄柏村的村民们提供技术支持,等鲜花到了收获的季节,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只要和他们村的合作社签订一个农业订单合同,到时候他们会按照合同价格统一收购。

人到晚年被迫背井离乡,搬离故乡,原本黄柏村的乡亲们,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丝淡淡的忧伤,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东乡镇的老乡们,压根就没打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忧伤。

清晨,还没来得及举目远眺、遥望故乡,大门都没打开呢,就听到猪圈里的猪崽饿得拱门了,小鸡们也饿得快把竹筐给啄散架了。

还惆怅个毛线啊,赶紧起来喂猪!喂鸡!顺便给羊圈里再放两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