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站在操场上吵吵嚷嚷的时候,一群壮汉出现了。

他们手里拿着竹条, 对这些家长们喊到:“都吵什么吵, 不知道排队啊?一列纵队排好来, 不许乱动、也不许发出声音!”

家长们被这些壮汉的声音吓了一跳, 有人下意识想和他们理论:“排队就排队, 这么凶干嘛?”

怎料这个家长话音未落,就有一竹条猛地打在了他的身上!

“还敢顶嘴?还不快给我排好队!”

那被打的家长有意反抗,可敌强我弱,他还是识时务地跟其他人一样,乖乖排队进行“入学登记”。

在登记的时候,学院的老师特意详细地问了问每一位家长的爱好。

有的家长警惕性强,询问道:“老师,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不知道尊重师长吗?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问那么多干什么?”那登记的老师是这么回答他们的。

等分到寝室、穿好校服来上课后,这些家长则从老师手中,分到了和他们爱好一致的东西。

烟杆子被分到了一盒烟,喜欢打麻将的被分到了几块麻将,喜欢买化妆品的被分到了一根口红,喜欢钓鱼的被分到了一根鱼竿……

还有很多人被分到了下载了短视频软件的手机。

家长们一开始不知道这是在搞什么名堂,还以为这些东西是学院送给他们的礼物。

拿了麻将的人甚至拿起麻将开玩笑地说道:“诶呀,老师,怎么这么客气,还送我们礼物的!只是只有几块麻将,这要怎么打呀?”

“谁说这是送你们的礼物?”被他搭讪的老师冷冷地说道,“这是你们上课的道具,请你们现在把手中的道具拿起来。”

家长们听言,有些迷茫地举起了他们的道具,然后€€€€

“啪啪啪€€€€”

“啊!!!!”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被打的家长纷纷发出凄厉的叫声,有一些眼泪都飚出来了。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打人了!打人了!”

这些家长竟比他们的孩子还不耐打,只是挨了一下竹条,他们立刻猪叫着把教室变成了宰猪场。

而讲台上的老师和壮汉们却不管他们,甩着竹条要他们重新坐好,并要求他们再次拿起那些道具。

家长却并不顺从,质问着:“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你们这是在上课吗?你们这是在动用私刑!”

听到家长的质问,老师拿起课表说:“我们当然在上课,这节课就是我们的行为主义矫正课程,你们的孩子之前也都上过这个课。”

“什么矫正?”家长们怒道,“我们又没有网瘾!”

老师听到他们说的话,指着他们面前的道具说:“你们以为你们抽烟、打麻将、钓鱼和孩子们玩游戏又有什么太大区别?既然你们到了我们学校,我们学校自然有义务帮你们纠正这些会让你们上瘾的东西。”

接着这个老师又扯了一堆什么行为主义理论,把家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老师说的理论,其实这些家长之前来开家长会的时候也听过,但那个时候他们没想到学院是这么落实这个理论的。

也不是说“没想到”……

在场的家长,有哪个人没听过“杨永信”的鼎鼎大名?

但凡一个智力正常、有阅历的中年人,当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一所戒网瘾很厉害的学校里时,他们真的不会对孩子在学校的经历有所猜测吗?

即便不知道“杨永信”,河乐市也流传着有关兴学学院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