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大哥你要吃吗?”大汉将面饼往前递了递。
碰巧小二将烧酒端了上来,司运晟先倒了两大碗酒,然后才拿起一块面饼,咬着已经变硬的面饼配着酒。
司运晟喝了一口酒,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酒坛。
这酒味道很是奇特呀。
他不是爱酒的,此时也不禁多喝了几口。
赤常口里塞满面饼,含含糊糊地问道:“大哥,怎么想到来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县里啊?”
“反正军营闲来无事,便随意走走。”
闲来无事?
赤常想起自家主公那垒着高高文书的案台,每一张纸上密密麻麻的大字,还有那群文绉绉的谋士一天到晚的叨叨,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同时难得地对自己主公的话产生怀疑。
其实,司运晟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一种莫名的直觉告诉他要往这边走。
思虑间,小二把牛肉端了上来,赤常又从怀里掏出几块碎银。
小二笑容满面地接过,不顾店里繁忙的服务,热情地攀谈:“两位大人是外地来的吧?”
“是。”
“敢问二位是来做什么的?我包三不说别的,这县城的事儿我肯定都能给您说上那么几句。”
话落,小二见司运晟神情淡淡,好似没什么兴趣,眼珠子咕噜一转,立即道:
“我们这小地方没什么特别的……想必二位是来找陵川先生的吧?”
“陵川先生?”司运晟终于抬眼看去。
小二见他终于有了点兴趣,更是卖力,倒豆子似的就把自己知道的“陵川先生”的事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
大概一个月前,县里突然多了一个在山中采草药到街上卖钱的蒙面书生。
本来卖草药只是寻常事,何况那蒙面书生看着身子骨极弱,风吹就倒,也就无人在意。
直到有次一个县外的卖炭翁无缘无故倒在了大街上,面色发红,气喘无力。
这年头,这样的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知道这老翁是救不回来了。
可巧的是,这老翁就倒在了蒙面书生的摊前,有人看那书生上前,也不以为然。
没想到那书生上前看了看,就急匆匆地去旁边的人家借锅,也不知道他怎么说的,那户人家还真把锅借给他了。
书生抓了自己竹篮里的草药,不多时就熬出一碗黑乎乎的药汤给老翁喝下去。
让人震惊的是,过了一会儿老翁居然缓过气坐了起来。
之后书生又分出一篮框的药给了老翁并细细嘱咐老翁。
这下,整个县都炸开了锅,人人都知道这个弱不禁风的蒙面书生居然能治好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怪病。
一时间,书生的生意变得异常的好,他不止能治那种怪病,甚至连许多其他的疑难杂症都能治。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书生只是医术高明,但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书生简直是样样全能。
谁家的庄稼害了病,找书生。
谁家的店铺生意不好,找书生。
谁家的账算不清楚,找书生。
谁家的工具坏了,找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