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时柯远远见到大军气势惊人,行进有序地抵达。虽然面容略有疲惫,但几十万人营造的士气让人震撼。
时柯也正式见过太子, “时柯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一见人心中发虚, 唐子溪心中明里暗里强调, 时大人忧心粮草辎重, 每天都亲自盯着账本。
天不亮起来盘算推演粮草够不够,武器行不行,天黑之后还拿着算盘核对商队物资和存粮,几个月下来人瘦了几圈,眼底的黑眼圈挥之不去。
劳苦功高,您可收收性子。
他赶忙亲手扶起时柯,没让人直接弯下腰拜下去,说了一堆安慰的好话。
夹道迎接的百姓也激动得哭喊着“太子千岁”。
众人听得心中感慨,即便是来到边关最晚,论体验最少的时柯也不禁眼中一酸。
先帝时期穷兵黩武,但对外征战得有来有往,受苦最多的就是边关百姓。燕文帝登基后,内库国库能跑马,没钱改善民生,兼并田地的情况也颇为严重。
可以说边关苦难就没断过。
太子这一举将边关隐患清除,带来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和平,百姓有修生养息的机会,自然高兴无比。
千里之外的朝堂之上,年年为边关粮草军费争吵,定下之后又有人不死心伸手截胡。
至于这些东西少了会引发什么后果?
伸手的人又不驻守边关,干他何事。
落到边关上,又是一场灾难。驻军粮草不够,无力迎敌,驻防并不是严密,很容易让敌人钻空子。
边关百姓战战兢兢,尤其是附近村子兵力不足,每日都提心吊胆,生怕遇上入关抢劫的骑兵。
放在朝堂中,这些损失不过是几个数字而已,落在每个村子里,那是活生生的人,昨天还一起干活一起在田埂上吃饭的人。
然而落在纸面上,无非是字一行“匪至某村,焚之”,甚至连一行字都没有。
太子此次出征,一举打出边关百年和平,不必有人半夜听见声响,拿着镰刀锄头吩咐孩子藏到地窖里,自己以命拖延时间。
或许在朝臣眼中,此次深入草原太过冒险。可在边关,那就是天大的功德!
激动过后,开城门迎大军凯旋!
事后,太子又寻时柯拜托他整理此次出征所得,这是私底下要给时柯找补找补,然而时柯没接。
苏家地宫里挖掘出来的东西他也只拿了书籍和字画一类的东西,金银珠宝都没碰。
时柯倒是让他们好好休息,并且请了几家名医大夫学徒轮流值班。
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太长,他怕太子留下什么隐患,不出意外,还要在太子手下干上十几二十几年,可不想再换个头顶上司磨合。
不料过了几日,先倒下的是时柯。
一早起来,时柯深觉头昏脑胀,想动弹也没力气。
刚伸出胳膊,赵毅又给他塞回去,伸手试了试额头温度,松了口气,“退下去了。”
时柯昏昏沉沉,没太听清,只灌下半盏凉茶消渴,又睡了回去。
低调过来的太子和唐子溪正在外间坐着,茶都凉了也没人关心。
从昨晚布政使府喊大夫过来,他二人就在这儿候着,太子还喊来了燕文帝给他配置的御医。
巧的是,这位御医曾为时柯诊断过,对他的底子也有数。
诊脉后,御医神情凝重,眉心久久皱着,反复斟酌才下了一剂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