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本身又是一甲进士,出身没问题,年龄虽然小了,可这不是还有荣亲王和锦衣卫在嘛。

而且单看边关形势,时柯确实适合。

就算有人心知肚明只不过是燕文帝借时柯之手查探虚实,断绝后路,也不得不吃下苦果。事情爆发太快,燕文帝任命时根本不给人反驳机会,等到想推自己人上位时,宣旨的都跑出八百里地去!

盯着布政使位置的人几乎能酸死,言语中颇为嫉妒,什么是一步登天,这就是一步登天啊!

戚风在朝堂上混了多少年,才去做了布政使。时柯这一来,几乎是打破了朝堂惯例!

足以可见,只要人有才华,还能得陛下信任,迟早有外放机会。等到时柯和唐子溪二人回到中央,一个六部侍郎的位子少不了。若能遇上哪个尚书致仕乞骸骨,一个尚书之位也不是没有。

要知道,进入内阁之前,必定会在六部轮值。接下来便是熬资历,年龄到了,自会入选内阁。

时柯和许青崖这两年的进士都有些能干,商栗这一年的虽说能干,且已经被外放,但说到功绩到底是比不得前面这两年的进士。

且这二人还是师兄弟,是同窗,是同一个座师教出来的。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得将目光转向关焕青和戚风的身上。这几个出息的弟子几乎都成家了,但两个座师家里还有人没婚配。脑子灵活的开始盘算,有没有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不受宠的嫡子嫡女联姻一下。

眼看着朝中未来就是他们几届的天下,这时候不赶着结交,等以后人家飞黄腾达带你玩?

做梦!

众人羡慕嫉妒的对象此刻在发愁。

时柯和唐子溪拥有临时调度锦衣卫所的权利,可唐子溪来时带了二十多人,分明是荣亲王亲卫,显然说明了什么。

赵毅看在眼里,只礼节性派了几个小旗过去,职位不高,没有以势压人的意思。

紧接着又叫来孙恒源嘱咐几句,确保时柯的安全。孙恒源能在边关活下来,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和脑子。眼下摆明是他晋升的契机,抓住了便是一飞冲天。

苏无风还给时柯单独一条密令,这些人除了几个大鱼必须活着外,其他人的生死全由时柯这个布政使决定,有锦衣卫在,不必考虑动了他们的后果。

朝廷,绝不姑息!

时柯眼神复杂,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来做思想准备。

在此之前,他还想事情交由荣亲王处置,菜市场会流多少血,缺失这么多人以后,边关的制度体系要如何运作。唯独没有考虑过,他将是让这些人丧生于此的刽子手,其中不乏无辜稚子。

以他的目光来看,罪不及家人,可大燕的宗族观念比律法还能杀人。既然身为宗族的一份子,享受了宗族拿来的好处,便不能逃脱宗族带来的桎梏。

时柯翻来覆去回想这些人的罪名与刑罚。

他对大燕律法颇有研究,一开始出于自保,后来则是研究其中能改动的空间,有什么是当前时代必须要的,有多少条是不必要的。

诸多律法之中关于吞并屯田之事的处罚力度很大,尤其当犯罪者是地方豪强,而执行人又是锦衣卫时,必然是拆到地皮都少三寸。

房门再度打开,赵毅穿着一身锦衣卫金红黑三色交织的官服进来,黑色的绒毛滚边为其添了一分肃杀之意,手中拿着的白色斗篷又中和了这气质。

时柯陡然回想起正式见到赵毅的那天,同样的寒冬腊月,只是地方换了,人还是那个人,就是没有林大厨做的菜,可惜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尝一口。

“赵壮士,”时柯揶揄他一句,“走吧走吧,到干活的时候了。”

当初见第一面时觉得这人威风凛凛,气势逼人,一定是个能打的壮士。正式见面时他想这位壮士若是没有急事,他定然要请人回山庄喝杯茶。

谁知道能有今天,只能道世事无常。

世事无常。

赵毅眉头一挑,低声回他,“时探花。”

他伸手系上斗篷,拦住冬雪寒风,声音低沉但坚决,“你只管去。”

房内窗户没关,透过窗户看过去,叶子落了个干净的树上挂着一树雪。沉沉寒风灌了满堂,吹落了几簇雪花,星星点点落在窗棂,不挨时柯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