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三年赋税。”知府动作一顿,稍稍眯起眼睛,不知在想什么,随后提起笔来继续,“未来三年赋税免了,欠的赋税还没还上!”

不管未来三年如何,过去三年的税得整整齐齐交上!

过去的税粮税银都要加征两倍商税,所以实际上有部分税粮是要用银子抵扣的。

只要东海县还留着这一笔大账,就算免税三年又怎样?

该交的税就得交上!

师爷又掐指算了算,皱眉,“大人,咱这儿三年前免了三年赋税,江南道那会儿的水灾连累到黔西道,上一任知府挂印时上报的,皇上已经同意,这会儿他要是知道……”

毕竟是京都来的,当地情况不明白,但是这种由京都下到地方的政令,新县令来之前恐怕是了解过的。

知府才不管这个,今年炭敬、税银税粮缺了东海县的,他难道要从自己的私库中拿银子贴上去?

想都别想!

东海县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师爷还是不太放心,这恩科探花,还有那营队都不是好对付的,“大人,他从京都过来,会不会?”有什么背景。

万一把人得罪死了,往上走的路就没了。

知府老神在在,“怕什么,待本官问上一问便知。”

锦衣卫他不敢对付,一个县令而已,他难道还怕个小小县令?

笑话。

于是,知府带着准备好的炭敬去问上边的布政使。

时柯这边则是趁着农闲,赶紧加派人手,把城墙弄完之后再把四个村子收拾干净。

他亲自去几个村子考察的,参考现有建筑,该加固加固,该建设建设。

盖房子的材料出自商人和现成的海边岩石。

为了平衡县衙收支,时柯还搞了一出海边晒盐,具体细节让人去完善,反正他就是甩手掌柜。

他快累死了!

就算南岭府不下雨,但是这边下雨冬天温度也挺低的,根本不适合外出、种植粮食这种事。

所以大家冬天的粮食还是一半靠秋收留下的粮食,一半是咸鱼、腌鱼、鱼干、干菜等等。

四个村子热火朝天忙碌着,营队也加班加点边训练边搞内部装修。

赵毅自从时柯拿出晒盐方子来,一天天紧绷着一张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心情不好随便找个人开刃。

只有赵毅知道,现在这方子涉及太广泛,绝对不能让人知道这事儿出自时柯之手。

东海县的防御还是太弱,如果换了京都,他自信有能力护住时柯。

可现在天高皇帝远,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他输不起。

于是,在这种焦躁的心态下,营队发现他们的伙食变好了,但是训练也开始加倍了。

救命!!!

时柯的县衙终于从内而外装修完毕,考虑到这是未来三年他要办公(可能还要在这儿加班)的地方,所以他很是大方地按照顶尖水平装修的。

县衙附近的居民区就是给家属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