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重新划分, 这里可以和商业区混合,功能并不需要很严谨。四个村落的住宅也会一并更新,如果更新面积比较大, 县衙会提供统一的排污管道。”
时柯停顿一下,火速算了算自己需要付出的钱,发现还在承担能力之内,便若无其事继续下去, “大家知道此行营队带来不少工匠,这些排污管道会由他们统一布置。优点是,从此之后不用担心台风下雨天出现脏污, 缺点是, 不能随意挪动厨房和污秽。”
“那么现在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这并不是强制性改造,各位的意见会当做参考体现在规划草图上。”
时柯让人倒茶换点心,他则是去后面更衣, 接下来是讨论时间,他不方便在这儿。
他一走,桌上气氛减去一开始的凝重。
明明这位老爷年龄不大,看着也比较小, 怎么说起话来就那么唬人?
最终大家将之归结为, 这位老爷太有文化也太有执行力和压迫力,说起话来看着和气,但是一冷脸和那个出现过几次的巡抚大人太像了。
众人开始讨论,时柯换了身轻便的衣服, 揣摩这些人提出的问题, 再推测他们的心理价位, 接下来是利益分配战, 希望会容易一些。
他的钱,真的快没了!
与钱包相反的是,系统空间的进度条已经满了,随时可以进入下一个大集,但是时柯最近忙得头晕眼花,实在没时间去系统内摆摊,只上去看了两眼。
这回的大集在高原上,名字很是朴实无华,就叫“牦牛大集”。
他来过这边,所以现在的进度条是两条。
具体什么情况,时柯还没看,又下线投入到东海县的建设当中。
不过下线前他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剑南道,也就是他那个亲生父亲的地盘,地理环境和牦牛大集相似,大家都是高原地区。
他倒是可以仔细问问高原什么情况,对那边有点了解。
等另一边的讨论声小些了,开始吃起东西喝茶,时柯就知道快到自己上场了。
很快,小厮过来请他。
入座之后,时柯又问了一遍,可是有何问题?
四个村寨率先发言,“大人,老朽想知道这房子如何更新?”
对待老人,时柯一向很有耐心,“根据村寨地形地势,会有专人跟进。到时还会有村寨驻军,如果青壮年够多,还会组成村寨巡逻队,和驻军一起维护治安,保护村落。”
“房子统一带院子,分为一进、二进和三进。”四进豪宅别想了,这个制式是有功名或者当官的才能修建。
“一进的话大约是三十两,二进则是六十两,三进是一百三十两。”时柯道,“这是最顶尖的用料,砖瓦也是。”
这个价格很便宜,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但是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提供,不提供运输,诸位要找人自己搬过去。可以几个村落的人排出顺序,到时候修建就按照这个顺序来。”
这个没问题,他们村里的青壮年还挺多,不用担心没人。
但是还有个问题,他们手中没这么多银子,新房子好是好,但是没银子支付。
时柯:“县衙这边长期收购海产品,也可以跟着工程队施工。您老也看见了,这两年内能建造完成就算是速度快,所以县衙会长期招工,短工长工都行,到时候我们再商量工钱。会跟着季节变动,不会让百姓吃亏。”
时柯面上冷静说完,内心几乎忍不住哀嚎,这都是银子!银子!银子啊!
燕文帝的私房钱还剩多少,他能觊觎一下吗?
给了余槐监军这么多,从指头缝里漏点分给他吧!
说起来,东海县多交的税粮税银要是没进国库,他能要回来吗?
虽然杯水车薪,可,五万两税银也是银子啊!
商队的问题五花八门,差点把时柯问倒,最后还是坚持回答完最后一个,“……北边码头目前用来练兵,所以会拓宽南边码头面积,再向南边扩展一些,码头上的物流、商业情况会涉及关税,这一问题稍后县衙会更加详尽讨论。”
“好了,还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