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保存
系统任务要求他完成两次文化交流, 第一次火.药推动完成,第二次也加了一些,但总归不是很多。
到现在, 时柯也是琢磨过来意思了,说是文化交流,实际上算是推动文化进程。
但他不能不顾当前发展,一味推广, 必须在原本基础上拔高。
比如说火.药,时柯只是提供了最基础的配方,其中过程都是道长们一步一步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是实实在在本土产物。
和火.药相比, 他带来的几样农作物不算推动进度, 这是走捷径走出来的路,不是大燕本土发展出来的东西。
算是强行推动大燕的文化进程。
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时柯一直在想怎么合理推动大燕发展。
现在他就在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 只开个头,具体情况让人去琢磨,这就不算走捷径。
比如他抛出来的火锅底料块,这算是抛砖引玉出来的砖。
只要有人注意到东西的保存问题, 他就能引导别人往这个话题上想。
火锅底料能保存这么长时间, 其他粮食怎么样?是不是有更好的保存方式,保存年限更长?
现在终于有鱼上钩了!
借此时机,时柯也能验证一番先前的推测是否正确。
“火锅底料浓缩成块,可以在低温完全密封的环境中保存半年之久。”时柯笑着道, “就像是粮食一样长时间储存。”
“同样的, 绿豆粉条也是一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最长的可以保存五年之久。”
“五年?”两人异口同声惊讶道, “腊肉也不过两年之久,这还是要用大量盐腌制而成。熏肉倒是可以达到五年时间,可是工艺复杂,无法量产。”
这时候是个菜谱都要当做不传之秘,更何况是这般复杂的手艺,那都是家学不传外人的。
“我家庄子今年种的豆子,黄豆黑豆绿豆和红豆,赶不及吃。倒是可以有一些去年留下来的绿豆做成粉丝保存。”
制作粉丝的工艺不算是很复杂,原料也很广泛。
绿豆、土豆、红薯都行,酸辣土豆粉的味道可是一绝。
“用砂锅熬煮出来的汤汁,里面放上弹性上佳的粉条,开锅时放入小青菜、腌制好的木耳、豆角、金针菇、豆皮,盖上盖子再煮一段时间入味。堪称一绝!”
他没吃过,这是隔壁病房的大学生和他描述过的。
听这些配菜就知道差不到哪儿去。
徐昶和裴斐也被他说得勾起馋虫,“制作可是简单?”
时柯回忆了一下工序,“确实简单,不需要很高超的技术。”
重点是配方,需要加入明矾替代品。
剩下的就跟一般制作面条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程序,沸水漏条和冷浴晾条。
米粉也可以这么制作,但是现在优先吃饱,不是吃好。
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比较高,所以才能有望做成粉丝,米粉的话,时柯可以私底下用自己的地尝试,但是别想着推广了。
这不行的。
徐昶忍着激动,粗喘了两口气缓解怦怦跳的心脏,裴斐一把拉住小伙伴,平静面容上也是惊喜万分。
两人自然知道这代表的意思。
保存良好的食物,意味着粮草可以跨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