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风笑了,“丹晖啊,你看这小徒弟,是不是得你真传,念叨起来都是一个味!”
时柯一噎,几个师兄要笑不笑,披着同款颜色的羊毛斗篷忍得辛苦。
关焕青袖子一展,“学我又如何,这可是我弟子,不学我还能学谁?”
两个座师一路拌嘴,等到进了正屋,同时住嘴,皆因他们感觉这房间里的温度比外面高多了。
几个丫鬟鱼贯而入,轻飘飘地无声接过斗篷挂在外间的火墙上,旁边有小厮进来点上炉子,上面坐上茶壶,时不时能喝口热水。
两个座师不和他客气,在屋里四处走动起来。
时柯几个在一边候着,有事弟子服其劳嘛。
等看完之后,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砸过来。
先是蜂窝煤炉子,一群人围在嘟嘟冒热气的炉子面前,能感受到铺面的热气,时间一长,感觉穿得有点多,脸上都出汗了。
“你这煤炭弄成蜂窝形状,是为了这个炉子?”戚风端开茶壶,凑过去一看,时柯赶忙拉住座师。
先等等喂座师!这么近煤炭味道大,很容易上头。
许青崖等人也是吓了一跳,连哄带说让人去了小书房,这里书少,桌椅多,容得下他们这么多人。
时柯让管家搬了两个进来,角落一个,剩下一个放在中间,给两位座师观看。
“做成蜂窝形状,因为这样比较节省木炭,还能顺便烧水暖房,一个房间放上一个炉子,留个窗子通风即可。”
不通风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大燕也很清楚这件事,但是这事儿每年冬天都很容易发生。
就是蓝星人,也时不时都出现这种问题。
关焕青注意到他话里的“节省”二字,疑惑道,“如何节省?”
“平常在家点火盆之类,无法在上面烧水,而且点完后还要时不时添炭才能保持温度。但是蜂窝煤炉子不一样,平时点火后可以用来烧热水,晚上留一个蜂窝煤闷上炉子就能达成保暖目的。如果家中有火炕,还能搭配火炕使用。总之不会冻着。”
许青崖取下已经烧开的水壶,特意打开看了看,“确实已经烧开了。”
彭文泽更关心这个蜂窝煤炉子作价几何,寻常百姓是否用得起,时柯算了一笔账,“炉子不算很贵,现在的小火炉改一下大小,外面接个掩口就行。”
至于蜂窝煤,这个更加简单,普通人一天能加工一千多,这还是没有技术,从新手练起的人。
算上加工费,花费的时间和煤炭钱,算下来一文钱可以买三个蜂窝煤。
这价格是按照冬日煤炭算的,也就是涨价后的煤炭,如果是夏天囤一波煤炭,加工成蜂窝煤,在冬日卖的话,那一文钱可以买五个蜂窝煤,便宜一点的可以算成六个。
一文钱三个!这比现在的煤炭价格低上两倍还多。
关焕青和戚风没有说话,彭文泽略紧张地追问道,“如果是普通四口之家,一天可用多少蜂窝煤?”
如果能用在百姓身上,那必然不能像肥皂一样,物价太高,一年到头还买不起几个肥皂块,根本无法推广。
时柯想了想前几天的消耗,“一家四口,单纯取暖顺便烧热水,大概需要七八个。但如果只是用来取暖,不一直烧着,隔一段时间闷上,只在做饭烧水时打开,那就是五六个。”
“做饭烧水?”
时柯点头,有的大集上摊位有烧炉子做热水的传统,中午还能放上锅热一热饭菜,平常还在炉子上放个红薯,拿铁盆往上面一扣,用来烤红薯。
对,说到红薯,就不得不提之前让阿勒汗带来的种子,他在里面发现了辣椒!
黔西道那边居然有辣椒幼苗,这就不用时柯费劲巴拉往里面掺辣椒,只要加入其他种子就行!
那些送来的东西现在放到了暖房中和青菜苗一起种植,等来年开春就知道情况了。
现在还是先讨论蜂窝煤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