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时柯”,时府二少爷在下葬老爷子那天走了个干净,一点残魂都没了。
往后他要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
放下《论语》,又拿了本《孝经》。
没有比这时候看《孝经》更适合的了。
大燕版《孝经》规定详细,每个阶级,规矩不同。
时柯读的书多,但是对于这种各个王朝的规定并不清楚。
稍后还要读一遍这年代的律法,立身制度之中才是明哲保身之法。
可惜他看了一遍书箱,原主没买律法方面的书,他又没多余的人手出去采买。
算了,先搞定《孝经》保证自己不漏下忌讳之事。
他只知道孝期不得娱乐、不得行房中事,不得食荤腥。
具体分类并不清楚。
《孝经》对此有详细规定,比如不得食荤腥,但是能用荤油做饭,可以吃蛋类。
这里的荤腥指的是红肉一类。
正看着书,长风进来禀报,“爷,老夫人身边的秋月姐姐说老夫人请您去慈鹤堂用饭。”
“来的正好,我也有事去找嫡母。”时柯一挑眉,换上衣服,带上长风,跟秋月去了慈鹤堂。
老爷子去世,正堂留给嫡出的时晏,老夫人搬去慈鹤堂。
这会儿家中看不见颜色艳丽的东西,大多挂着白布白绸,一挂就是三年,出孝后才能摘下来。
“给母亲请安。”进了屋,时晏与时柯跪下磕头请安。
老夫人坐在上面,老嬷嬷给她捏肩捶背,还有两个丫鬟一左一右捶腿,疲惫神色一览无余。
“起来吧,你们有心了。”
趁着起来的功夫,时柯快速打量一番这房间,采光不好,房间显得比较暗。
黄昏时他房间内还有一点光,这会儿老夫人这里已经点上蜡烛,烛芯爆了一下,“噼啪”一声。
老夫人恰好开口,“小柯啊,你父亲去了,你今年也十六岁,考上了举人。不能没个字,正好你嫡兄在这儿,便取个字吧。”
恶意!明晃晃的恶意!
表字,表字,以字表德。
这要取个憋屈的没德的字,原主就算走了也得被气活。
时柯果断开口,“多谢嫡母挂念。”
时德面上一喜,他早就想恶心一把庶弟,正好母亲把机会送到眼前。
“小弟,既如此,那便定下表字——”
时柯忽略时德,高声说完后半句,“只是父亲早已为我定下,表字岁寒,时岁寒。”
其实并没有,但他不接受时德取名!
不接受!听到没有!
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