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独宠夫郎 不曾阿 2259 字 4个月前

微青县地处中原,甭管是北上还是南下,亦或者是东进、西援,都挺便利。

再加上水路、陆路也都四通八达,所以粮仓建在微青县甚是合适。

盛鸿有此决定,黎荞甚是支持。

不错,中原的确需要粮仓。

建了粮仓之后,微青县这个小县城的地位会直线上升,各方面都能带动一波。

虽然大运河目前只开通了四个月,但是,凡是途径微青县的船只,几乎都在微青县停靠了€€€€黎谷特意派人数了,每经过十艘船,那么有八艘都得在黎家码头停下来。

每日光是停靠费就是一笔不菲的银子。

而且,不少船只纯粹是冲着黎家的招牌去的,他们不需要补充淡水粮食等最基础的物资,只是为了品尝黎家的美食。

谁让黎荞的名气足够大呢。

从黎荞发明出粉条算起,距今已经整整十一年了,再加上这期间黎荞还考上了状元,现在更是半个皇子的待遇,那些有能力走大运河途径微青县的人,怎么不好奇黎家铺子呢。

从前离得远,好奇归好奇,无法化为实际行动。

可现在都从黎家铺子门口经过了,哪有不停下来去品尝一番的道理?

第一次品尝,纯粹是冲着黎荞的名气去的。

第二次品尝,那就是回购了。

黎家的招牌众多,不说自行车,只说吃食,甜的辣的炸的煮的,有正餐有小食,花样众多,总有一样吃食能抓住游人的心。

因此回购率极高。

在这种情况下,微青县的生意好的已经赶得上三柳村的生意了,只靠着三柳村那五十来位乡亲,根本忙不过来。

黎谷紧急雇佣了不少当地人做短工,负责处理择菜杀鸡宰鸭等前期的活计,他们一众乡亲只负责调味,模式跟彭县的差不多。

乡亲们对微青县的现状挺满意,留在三柳村的话,主要是靠粉条作坊挣钱,但粉条作坊又不是常年营业。

待在码头这边,虽然冬日里运河会上冻,可黎荞不计较那点工钱,甭管旺季还是淡季,基本工钱和福利是一样的。

若是碰见生意好的时候,黎荞还会发奖金。

这种一年四季都保收的状态,他们可太满意了。

若是在微青县再建大粮仓的话,那不仅黎家铺子生意会好,当地百姓的日子也会提升。

黎荞希望大粮仓明年就能建好。

他上辈子是学计算机的,专业技能在这个世界完全用不上,他个人是无力搞出来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的,他能做的是为这个世界多栽些树,让绿色多一些。

为这个世界多修点路,让人们的出行便利一些。

多挖些沟渠河流制造点水车,让农人的灌溉便利一些。

多在各地建作坊开铺子,给当地百姓提供就业,让百姓的收入增加一些。

多建些学馆善堂,让当地百姓孤儿有人养,老人有所依。

至于治理黄河,这个暂时押后。

他明年得先去暨北省看看,高志远说的大旱灾,今年没有发生,那会是明年吗?

天气寒冷,大运河上的冰层冻的很厚实,但又没到那种冷的人们不愿意出门的地步,因,大运河依旧很热闹,不少人都前去河面上滑冰。

黎小睿黎云帆黎长风三个小家伙儿也想去玩,但黎荞依旧不同意,他若是不亲自盯着,那他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