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抽了抽嘴角。
扎心了。
没错,天下人早知道他的字不行,他自己的脸,早就丢完了,何至于给盛鸿丢脸。
他走了几步,来到御案左侧的桌椅跟前,先磨墨,然后坐了下去,准备当代笔。
他刚才所读的折子,都是无关紧要的,盛鸿不愿意为此耗费体力,实属正常。
不过,盛鸿可真是话痨啊!
比如说去年那遭受水灾的四个府给盛鸿上了请安折子,并且汇报了一下灾后的重建工作。
这些折子都是年前送过来的,但过年时放假早,盛鸿也忙着过年,所以只捡着重要的折子批复,这种折子一直推到今日内阁才送了过来。
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一份折子,盛鸿愣是让他写了一千多字的批示。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折子有四份!
盛鸿很关心当地的状况,不管是房屋的重建,亦或者是庄稼的生长,还有百姓对朝廷的态度,盛鸿都一一作了提醒,要求下次这四府上折子时更为详细的、如实的汇报当地情况,禁止弄虚作假。
黎荞一口气将这四份折子写完,手臂都有些酸了。
盛鸿拿过他刚刚写完的奏折瞧了几眼,很是满意:“虽然字一般,但端正,而且速度快。”
“果然是年轻人。”
换做是内阁那几个大学士,若是一口气写完这些字,那肯定要好好歇息一下。
但看黎荞,却是跟没事人一样。
年轻就是好哇。
于是,翌日,盛鸿又将黎荞召入皇宫给他当代笔。
内阁那几个老家伙他舍不得使唤,这几位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每日忙的很,而且大学士嘛,主要是动脑子,若是让他们干体力活,那是暴殄天物。
但黎荞年轻力壮的,虽是书生,瞧着身子也有些单薄,但其实力比壮汉,不仅一脚能将吕文荣踹晕,还能拎着家伙砸人。
如此壮劳力,既然逮着了,那肯定要好好使唤。
于是,一连五日,黎荞都入宫给盛鸿当代笔。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满朝文武都知道他成了天子近臣。
侍读学士就是一个很容易飞升的职位,侍读侍读,这个职位不仅能经常见到皇帝、皇子,还可以给他们展示肚中墨水。
若皇帝满意了,对其腹内的墨水认可了,那么在处理政务时,肯定会随口询问侍读学士,让侍读学士发表几句见解。
这种机会可不是每个五品、五品以上官员都有的,只要侍读学士抓住机会,让皇帝知道其不仅腹中有墨水,而且对政务也有独到的见解,那升官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内阁大学士大多出自翰林院,也是因为此。
常伴皇帝左右,经常能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不就比旁的官员容易飞升嘛。
但黎荞这个飞升速度有些吓人。
他这侍读学士才当了大半年,此时翰林院的其他几位侍读学士,哪一位不是已经在这个位置上蹲了好几年。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机也很巧妙。
因为五皇子马上要出狱、啊不,是出关。
在这个时候盛鸿每日都将黎荞召至身旁,回护的意味很浓啊,浓得要扑满朝文武一脸了。
五皇子大过年的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这惩罚看上去不重,但五皇子栽赃不成反被罚,闹了一个灰头土脸,其实挺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