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京,对他怀有恶意的人太多,他又怎会被人揪住小辫子呢。
他才不会让陶竹置身于有伤风化的非议中。
陶竹瞧着前面空荡荡的石板路,松了口气。
这时,坐在前面赶车的黎大山咳了一声:“我给你们把车厢门关上。”
他说着转身将车厢门给合上了。
车厢里的光线一下子就暗了下去。
黎荞轻声笑了一下,伸出手圈住了陶竹的腰,整个人都压在了陶竹身上,上了一天班,他想竹哥儿了。
“今晚给大山加个鸡腿。”
陶竹被他圈住,伸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背,也笑了:“加两个。”
差不多六个时辰没见,他也想和黎荞亲亲摸摸。
黎大山听到自己小叔竹叔的话,立马甩了下手中的鞭子,今晚他就等着吃鸡腿了,他和浅浅一人一个!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赶着牛车去了鸭货铺子。
他小叔要看看这边的情况。
黎荞要用鸭货铺子让盛京人看看他的赚钱能力,那他自然要实地考察一番。
鸭货铺子也在城北区域的主街上,两层带院子,加一起花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价格如此高,那地段自然不差,铺子在主街的街口,两旁还连着两条巷子,认真算来,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客流量很大。
这本来就是一个饭馆,原主人不善经营生意不好,所以打算租出去,但得知是黎荞有意买铺子,原主人就改了主意,由租变卖,而且还打算降价。
黎荞从不占人便宜,在他明确表示会记着这份人情的情况下,经过一番推让,最终他用市价买下了这间铺子。
虽未开业,但铺子里每一处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陶竹对卫生的要求很高,哪怕没开业,每日早晚也都得打扫一次。
黎荞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很满意。
对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也很满意,当初他和陶竹买人时就特意挑的是看上去忠厚老实听话的,如今经过陶竹的培训,这十二个半大小子就更听话了。
不过,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再加上黎大山和陶竹,也才十四个人。
十四个人开这么大一铺子,人手有些少了。
从铺子里出来,坐上牛车,黎荞问陶竹道:“要不,咱们去问问庄泉周芸?看他们愿不愿意去铺子里干活。”
庄文每日上班后,庄泉周芸就待在家里做家务,庄园时常到处溜达,但他们夫妇很少出门。
他们不需要开铺子,也不需要跟沈画一般天天画衣服,还算清闲。
“行。”陶竹没意见。
于是,黎荞和陶竹直接去了庄文家。
庄文刚买了宅子,三进的,虽然和黎荞家不在同一个巷子,但距离还算近。
庄文听黎荞陶竹说了来意,不等庄泉周芸回答,便给两人做主了。
“他们俩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出去干活挣点钱儿。新宅子花了二千三百两银子,这可是动用家里的老底了。”
庄家虽是小地主,多年来积累了一些银子,但是,在黎荞做出粉条之前,庄家只靠着田地里的收入,每年只能攒个二百多两银子,若是遇见灾荒年,那这数字还得降。
这几年因为有红薯粉条,家里攒的银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