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独宠夫郎 不曾阿 2242 字 4个月前

她之前怕给黎荞惹麻烦,一个都没松口。

现在她也认真了,敢给黎荞惹麻烦,那她直接伸脚踹!

黎大山也对郑浅浅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势,他都追郑浅浅这么久了,可别他两位姑姑都成亲了,他还没能把浅哥儿娶回家呢。

黎荞家的日子,依旧风平浪静,没有卷入全县城的红薯大疯狂之中。

黎荞的主要任务是读书。

明年二月的县试,他打算下场试一试。

陶竹因为家中的银子而忐忑,这让他迫切的想要参加科举。

想要参加科举,肯定得看真题,他找上了庄文,庄文有每次考完都把真题记下来的习惯。

黎荞看了庄文历年的真题,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县试和院试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从四书五经中出的。

为何如此?

这肯定还得问庄文。

很快,他从庄文那里得到了答案:

因为童生试是科举考试的入门考试,前两关的县试、府试不涉及到秀才的特权,而且为鼓励读书人,所以这两关的试卷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四书五经展开。

若是前两关都考三史三传,那很多人过不去县试、府试,这么一来,农家子愿意读书的怕是少之又少。毕竟光是买下三史三传就得花费不少银子。

总得给农家子一些甜头,一些希望,那农人才愿意全家供一个人读书。

听了庄文这话,黎荞只想抽从前的自己。

之前他以为县试、府试、院试考的范围是四书五经和三史三传,所以他就埋头苦读,没去研究真题。

早知道这样,他此前就不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读三史了€€€€三传与《春秋》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是要读的。

安逸果然让大脑懵逼,他早该研究真题的!

好在现在还不晚。

此时距离明年二月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本就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再好好巩固一下,那明年的县试应该有七八成的把握。

但自信归自信,他不能大意。

说起来,他认真读书的时间才一年,而其他人最少读了三四年,多的则是十几年几十年。

他从不认为他是天赋型选手,他走的都是刻苦的路子,和本土的读书人比试,他没有百分百的信心。

为此,他每日修炼的时间减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读书上。

庄文见黎荞明年二月真的要参加县试,便趁着黎荞去找他时,给黎荞推荐了一个人。

庄文自己每日要读书,还住在县城,不能日日解黎荞的疑惑,这其实很不好,有什么疑惑应该当场解开,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

恰好庄文早就为三柳村寻好了私塾夫子,所以他就想让这人先去三柳村,对黎荞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黎荞想了想,点了头。

庄文说的有道理,他现在的确需要私教。

庄文寻的这人名叫黄有名,今年四十七岁,如同庄文那般,也是考了三十年才考上秀才。

黄有名家境一般,再加上年纪大了考举人无望,所以便歇了科举的心思,专心养家。

黄有名科考经验丰富,但读的书不如庄文多,黄家家境不好,买不起很多杂书。